【读书周记】刘昕婷:读《动物凶猛》

 

“一切都无须争取,我只要等待,十八岁时自然会轮到我”。

于是我们在等待中开篇,在等待中喜怒哀乐,在等待中结束了青春 。

“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他们无需学习,无需一板一眼地坐在教室里,无需为了成绩与排名争破头皮。自有命运在等待着他们。于是那份天性中的人性与兽性一同迸发了出来。我曾疑惑为何要叫“动物凶猛”,实则正是对这种兽性的描写。

那份兽性是什么?

“当人被迫陷入和自已志趣相冲突的庸碌无为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姿态或是种象征,必然会借助于一种恶习,因为与之相比恹恹生病更显得消极!”

挑事、盗窃、欲望、反抗、爱恋…,一切都发生了未成年的少年以及他们的圈子里,要有所谓的背景与“忠义”,共同话题等等。像一个小小的社会,但都终殊途异道。究竟是什么最终造成这样一种兽性的迸发?我们提到人性,是人善的一面,是与神性最为相近的地方,而兽性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一种不安于平静乏味,而追求危险刺激的生活。生活只须这群少年们等待,可在空前的 解放下,又怎能安于这种乏味的等待?文革大背景下没有了读书的风气,读书被认作无用,也便缺失了这种人性的培养。

文未我由对米兰的深深迷恋变为厌恶,最后感到深深的空虚。

文章以一个大人为视角,回忆往昔解放了兽性的少年出活。字里行间可见一种挣扎与抵触,又带着一丝不真实的迷惘与空虚,他也许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又或者什么都没有讲,只是为我们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空虚、迷惘而挣扎,而所有这份兽性的都在成年以后被消磨殆尽,直到步入社会,被隔离开来。在人生的旅途中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他们不再是凶猛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