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远行者上路的日子,
他们从三月出发,
就像语言从表达出发,
歌从欢乐出发。
三月,
羔羊也会大胆,
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细数一个秋冬,眼前这张书桌不知不觉已被书本填得满满当当,我的心也似溢着满池的水微微摇晃。想起一个学期以来的每次开会,只要看到门边儿上立着的纸箱子,觉得比谁都亲切,于是脑子里又开始想:“这一次会是哪一本呢?”“希望我可以读完它吧!”云云。
在怀里抱上一本纸质书的感觉是很好的。糙糙沉沉的质感,翻页时哗啦的声响,都极其让我感到一种由衷的愉悦。
《活着为了讲述》是我拿到的第一本——钦佩于马尔克斯先生的真实与对文学不加修饰的热情。隐隐的想,活着,活着。余华说,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马尔克斯说,他是为了讲述而活着。文学应该成为我活着的理由,像所有热爱她并甘愿为她付出一生的人们一样。
想起以前读书只是“偷得浮生半日闲”那般的兴致,却不想,文学社的任务型阅读一下子让我慌了阵脚,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抱起某本读了一半的书开始“赶稿”成了我的日常。U盘里存起来的文档一条条累了起来,鼠标轻轻滚动,都是我用一个一个淋着太阳的下午码出来的。这样看上去,我似乎真的已经在不经意间走了好远好远的路了。
只是,我是否还望得见来时的那条路呢?
待我把那些未完成的书读完,再点开曾经一知半解写下的读后感,甚是感觉不堪卒读。文学,应永远是我心灵温柔的栖息之所,而不该成为一种疲惫的负担。但是,想起那些沉浸在纸墨中不眠的夜晚,在风吹来时合上眼睛,一幅幅画面便依稀的呈现在脑海里,便又觉得,我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我还是那个我。
人不能离开阅读,离开书一天,或哪怕一分钟,都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如《华严经》里那句广为流传的名句:静心之路,独自修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不倒的旗帜
爱你就像爱生命。”
我愿文学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我愿用我的一生竭尽全力的去爱她,无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