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妮:读《围城》

你是在城内,还是在城外?是在尽全力冲进城内,还是在拼命冲出城外?

我们都在一次次冲进城又冲出城,不是这座城,就是那座城,有时候,我们甚至同时在两座城中拼斗。

对于《围城》这部小说,杨绛先生曾点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是一本幽默的书,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比喻。

其中有些比喻,很是引人发笑。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假文凭”事件,反映的不仅仅是方鸿渐一人,更是当时一类人——抗日战争时期的留学生,普遍的道德素养。讽刺了那些留学生虚有其表的姿态。

有些比喻生动形象,以抽象形容形象,更是给人前所未有的感觉。“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钱钟书先生的比喻,生动且无可取代,形象又富有深意,让人想要效仿却不得其门。

而《围城》的讽刺不仅流于语言表面,更是是深入到每个人物的。

例如在写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以鸡蛋喻眼睛,真是有趣,同时贬讽了李梅亭,让人对其喜欢不起来。后又说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的春气入耳,蠕蠕欲活”,更突出了李梅亭的性格特点。

有的比喻,深刻而富有哲理。

“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这里“流言”与“四流”——流感、流星、流氓、流产——的比较,写出了流言的特点,让人深刻认识到流言的可怕。后文人物情节同样证实了流言的可怕。

《围城》是“新儒林外史”不错,但我认为它同样是一本富含哲理的书,也是一本学习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