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北必读】刘昕婷:读《呼兰河传》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萧红出生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家庭,生死场里描绘的,正是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不只是女人,所有人都在浑浑噩噩的生,迷迷糊糊的死,直到有一天,他们结束了这单调而乏味的一生,走向坟墓。

场是什么,是这片孕育了一个个痛苦东北家庭的黑土地,飘满了一个个饱受灾难的灵魂。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将结束,化作与他们一生同样单调的黑土。黑土是富饶的象征,却偏偏承载了无数个贫穷的家庭。他们贫穷地出生,再贫穷地死亡,面对疾病,也只有徒劳地等待恶化,等待死亡伸来的名为解脱的手。王婆亲眼见到自己三岁的孩子摔死在铁犁上,却一滴眼泪也没流下,只当是一只狗给车撵死了。在这里,人们价值的天平上,土地要胜过人。他们凭着自己的本能喜怒哀乐,受着自然的支配。

他们的精神世界始终是空虚的,他们生来便接受着逆来顺受的观念,老一辈怎么做现在依然怎么做,他们仅有的能得知的只有口耳相传的封建观念与花边八卦,落后的北大荒只给他们带来了土地天命这些维持着基本生活需求的东西。这种精神世界的缺陷成为一种必然,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是天,甚至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相信天命,因为他们只能靠天吃饭,天就是他们的一切信仰。

在这里,人就和牛马一样,糊糊涂涂地生,乱七八糟的死。与他们而言,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能够吃饭睡觉就足矣,而他们所能感受到的说到底还是一种纯粹的苦难。

而在这种条件下生长起来的人,“要么顺从的接受,要么在反抗中冷淡的度过”。

是这片土地的错吗。

就像这片厚重的黑土地一样,呼兰河也承载着东北人民悲哀的命运。它不只是一条河,一座城,而是千千万万在贫穷与封建这个泥潭里挣扎着的人们,谁都无法逃离。有钱的和没钱的迎来同样的死亡,谁也逃不出这个命运。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生老病死一辈又一辈。

他们对死持着一种默然而又畏惧的态度。迷迷糊糊的生与死,却又对鬼神有一种超乎常理的迷信。

他们空虚,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一片空虚,于是他们希望能寻找一种可以填满内心空洞的东西,于是越陷越深,清醒者只会被当做异类。无辜者不明不白的死亡却心甘情愿。

他们没有现在,没有当下。也许有的,但现在给他们带来的只有苦难与贫穷。于是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进遥遥无期的未来甚至来世。

 

“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头上,瞎子也看不见太阳”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那里,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逆来了,顺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