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曾伊乐‖读《人人皆可为国王》

1
这是我所做过笔记最多的一本书。不知道是因为它的常出现在教科书上的作者,或是它那满满教科书风味的文字,又可能缘自它那实在适合涂涂画画的排版——每到一处我便会用黑笔圈点勾画,哪怕脑子里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是心为某个词语震颤了一下,手便随心标记上了。
但读它也不全是随心而走的,到某几处有关伟人事迹的记述时,哪怕绞尽脑汁到头疼,也总要逼自己写下一点点感悟,好像不写,就是对伟人的亵渎和不敬似的——尽管我知道对他们的敬意并非我单薄的语言能表达的。
很享受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清晰地认知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好似学习总要留下点痕迹才对,不然时间一久,再翻开这本书,可能自己都忘了自己初读时的那种兴奋与惊喜了。
2
我从不认为教科书上的文章便是无趣的——尽管在不成熟的时候读总有些昏昏欲睡。而梁衡的文章却又真真实实是教科书式文章中有趣的,以前他淹没在众多名家之中不被我了解,如今细细品味他的文章,倒着实对他产生了喜爱之情。
我惊讶于他读书竟有如此多的经验和方法,没看到目录之前我还以为这本书其实是他的读书方法论,洋洋洒洒几大版,读罢令人如醍醐灌顶,相见恨晚。这还只是序而已,后面的散文读起来才真叫人长见识。
彭德怀、周恩来、柳永……这些常人大多了解了的名人,在他笔下竟还能写出新意来,着实令人佩服,也不由得思考:写一篇好的文章究竟需要多少知识储备呢?也许是他记者身份的缘故,他对于史实描述客观而又真实,明明是该理性的语句中,却蕴藏了感性的魅力,让人不由得随他的文字而感怀。
彭德怀将军一生出入沙场,几次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却又凭着过人的武功凯旋而归,都说“文死谏,武死战”,这大名鼎鼎的武士却死于“上谏”一行为,不由得唏嘘叹惋;《大无大有周恩来》中那句“你去给中央打一个电话,中央让我活几天,我就活几天!”更是让我不由泪流满面;还有敢于自我剖析,揭露自己光明背后黑暗的秋白先生,让我了解到文弱书生的豪迈与勇敢……
3
人物散文固然令人动容,山水散文也是别具一格的。光是看那标题就忍俊不禁了:《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好一个“热辣辣”,用语文答题套话来说便是“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班加罗尔蓬勃的生命力与朝气;②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中“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这种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求不知又勾起多少读者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与伤感,而作者所传达的“将破碎美好化”的境界又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无法企及的高度。
4
梁衡先生像是一个毫不吝啬的人。在别的作者都将自身情感藏于文字、隐于背景时,他把他所有的东西都明明白白放在了台面上,将其所有观点用最浅显的文字传达出来,好像生怕谁读不懂似的。而读这些过来人的肺腑之言,又真的可以从中汲取到不少有意义的想法。
-“对经典,你读不读、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它客观存在、确实有用,是另一回事。如果你没有读,其实是吃了暗亏。”
-“他越是这样地没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那一个个没有也就像一条条鞭子抽在人们的心上。”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和外部世界做着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的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5
人人皆可为国王,其实你本就是你自己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