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这位黎巴嫩的“艺术天才”,曾在天空中用火写下他的盛名,以致于他的诗能让人切实感觉到文字有种直击灵魂抚平人躁动内心的奇妙力量,原来字与字的组合能这么美。
不可否认,纪伯伦确是位极富才华的诗人。诚然诗中妙语连珠,我仍不愿在此高谈阔论,过多去解读诗中所述。在这里,我只想陈列些不解之处,以留给往后的什么时候再去回味。
“当你欢乐的时候,深深地内顾你的心中,你就知道只不过是曾使你悲哀的,又在使你欢乐。
当你悲哀的时候,再内顾你的心中,你就看出实在是那曾使你喜悦的,又在使你哭泣。”
对于前部分,我想用平日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解释。是你悲哀的便是磨难,然而经历过磨难后收获的成长却又令人喜悦。可到了后半部分所说的曾使你喜悦的,又在使你哭泣,就常令我百思不得。为什么喜悦过后就是悲哀呢?我向来只拥抱过纯粹的喜悦,未曾着眼于其后的万丈深渊,又或许它不过虚诞。即使说乐极生悲也不能代表所有。再者,纪伯伦希望人们用天平平衡好乐与哀,因为他们始终相等。对此我依旧不全赞成。我热衷于欢乐大于悲哀的说法。悲哀不过是现实所必备的,是不让你过分安逸的警戒线。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到过度悲哀的好处了。这么看来,诗中所指的持平两者,我怕是还欠些火候。
“那作恶者,若没有你们大家无形的怂恿也不会作恶。”
恶本是虚无空有的,只有深陷于泥泞才会让人沾染。“无形的怂恿”说的便是外界因素,此前还探知一二,只是那句“正直的人,对于恶人的行为,也不能算无辜。”确是令我不解。使人罪恶的,无非也是罪恶。而此处却点名到正直之人,要清白与不善并肩同行,要清白向不善所示的警告致以感谢,甚至要二者一同受罚。在如今这个讲究事出有因的社会,仅凭哲学思维便将善恶一视同仁,是否有点儿与当今法律背道而驰了呢?但是若是诗人想以包容来让罪恶的迷雾消散,也未尝不可。
仅仅只有绝妙的文字,我想绝不足以令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都为之赞美,更多的一定来源于其中蕴含的哲学。当某个时刻,我在安静的接受这位伟人的哲学,愿心中也能唱起咏自内心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