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陈欣仪‖读《米格尔街》

有一条街,叫做米格尔街,它位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街上住着一群人,一群平凡如尘埃的普通居民,不劳您记住。

这条跨越洋流,远在异国的街道,在我看来,像极了另一条如今于中国人而言家喻户晓,记忆深刻的地方——鲁镇。

同样的时代,同样的平凡,同样的人生境况,同样的绝望,同样的活着……这些小人物“生活在自我构建的孤立空间里,精神恍惚、人格扭曲。他们的人生旅程,充斥着麻木的苦痛。每一天都没什么新鲜事发生,生命就消耗在这种无休止的重复中,所有人都忍受着苦闷和乏味的煎熬。尽管他们也想出了种种方式来解脱喝酒、骂街、甚至打架、找女人,甚至有时也写写诗、读读书,可所有这些不过只是为了麻醉自己,借以排解心中的无聊与空虚,对他们来说生活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活着就只是为了生存。”(引自百度百科)

      每天早上,哈特起床后,总要坐到屋后阳台的栏杆上,扯大嗓门朝对面喊:“有什么事吗,鲍嘉?”

“每天早上”都在这句问候中开始新的一天,这所谓“新”,不过是字面上的意思,即旧的对立意义,而不能解释为与从前的每一天都不一样,因为从这句问候开始,就注定着,这又是循环往复,一尘不变,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一天。

而本书便是用这句话作为开头,我想其中不无深意,好像《百年孤独》里人物世世代代的姓名不断交换前后顺序却不变具体字样,《米格尔街》每天上演同样的问候,同样的戏码,甚至作者还能详述某个人干某件事于每日的具体时辰,他们像上班打卡一样从不缺席。前者暗示读者布恩迪亚家族就在这样的一个孤独的怪圈里循环往复,无休无止地经历孤独;而后者也暗含米格尔街上的小小生灵们也在永无止尽地平凡着。这样一个平凡的问候一样开始度过平凡的一天,再在平凡中继续平凡着,无休无止,世世代代,毫无希望,在绝望中沦陷。

正因如此,在米格尔街,梦想将会被吞噬在嘲笑的泥藻与现实的骨感中,这个地方不让人有梦想,或者说,不让人表露梦想。

如果让我赋予米格尔街一个颜色,那么,一定是灰色。在这里,所有的人、事、景都被蒙在深深沉沉的霾里,透不过气。没有人有出路,仅仅只有身为孩童的“我”和自称诗人的B.华兹华斯对生活充满好奇。如果还要我说一个人,我想会是“我”的妈妈,那位在“我”永远告别米格尔街时“笑了,看上去很高兴”的女士。其实这一“笑”也意味着难道这些平凡的人们真的看不透自己的生活吗?不是的,他们其实看透了,不过是毫无反击之力地跌倒在世俗的大网里,苟延残喘。

绝望的情绪在米格尔街暗流涌动,当仅仅看到整天快乐的劳拉又在大笑时,你一定感受不到这其中的绝望,但当读到劳拉用最粗俗的语言骂着她最疼爱的十个孩子时,当听到劳拉常说:“世上没有什么比教育更重要,我可不想让孩子像我这样生活”;当看到得知大女儿怀孕时她没有责怪,而是“把以前用笑声掩盖的哭都发泄了出来”时,你就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当绝望用笑与善意再也遮挡不住的时候,便也是绝望至极了。

于是,理所当然的,“当我再次见到她时,难以相信,他她就是那个总和我笑呵呵的。,还给我糖饼吃的女人。她已经变成老太婆了……她不再对孩子们大喊大叫,也不再打他们。不知道她是不是仍旧关心孩子们,还是已经对他们失去了兴趣”。

对于劳拉这个人物,她是本书中的女性角色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没有丈夫的女人,她也是本书中我最为欣赏的女性,她与八个男人生了十个孩子,她用自己的身体来维持生计,一个人照料十个孩子,她热爱每一个孩子,但对他们的表现却是狠狠地咒骂。她生活艰难,却是米格尔街上最快乐的人,即使她是在用笑声掩盖内心深处的绝望。不难想象,她该是个在孩子们都睡下之后,手中还捧着针线活的女人;该是个在孩子们看不见的夜晚,一个人所缩在床角,把脸埋在被窝里哭的女人……

劳拉曾把希望挂在嘴边,“没有什么比教育更重要,我可不想让我孩子像我这样生活”。然天不遂如人意,当大女儿罗娜告诉她自己怀孕时起,我知道劳拉的希望没了,她的天塌了,她知道自己做再多的反抗都是无用功,于是,她在绝望中变得老态龙钟。得知女儿自尽,“她没说多少话。她说:‘这样好,这样好。这样更好’”。麻木,停滞,衰老则是劳拉本人的结局。

        哈特说:“他们为什么总是这样游啊游,直到游得累不动为止。”

        哈特说:“一个人开始嘲笑自己一直奋斗的东西,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哈特说:“小时候,我妈常对我说,孩子,你笑了一整天了,你晚上保准会哭的。”

        哈特说:“小时候,我母亲常对我说,男人想要什么,真的很想要什么时,他就会拼命去争取,可一旦得到了,就不喜欢它了。”

        哈特说:“生活真他妈活见鬼。你明知道麻烦要来了,可他妈的什么事也做不了。你只能坐下来,望着等着。”

哈特是个见了鬼的人。这人说了很多话,又总是见了鬼的清白通透。他是贯穿全书的人物。哈特不只是哈特,他也是“我”少年时希望变成的人。但是,街上的人,不论是谁,都不能无视事情的改变,即使他试着装作变化不在,也不得不最终妥协。不论是谁,都会消亡。

        我从来没见过像哈特这样享受生活的人。他做的事情既不新鲜也不伟大,事实上,他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对每一件事都乐此不疲。他还不时把一些非常普通的事情弄出点花样来。

哈特的厉害之处便在于此了,他在见了鬼的地方,见了鬼地比别人活得都好。其实,在浑浊的死水中不悲不喜,也是一种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

另一个有特色的角色是 B·华兹华斯。他每天转悠着卖诗,他希望遇见诗人。他是最纯真最美好的人。他安慰哭泣的孩子,陪他散步,给他摘芒果吃,还坚信孩子也是一位好诗人。他对孩子说:“现在,让我们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我要你想想,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诗人是最浪漫的,他也是这个这条街上最与众不同的一个人。

有些非物质的东西在消失之后不会留下一点痕迹,甚至连一点点印象也不会留下,就像那棵树,诗人死了,便被砍去了。没人会为他们哀伤,只有记得的人偶尔会有一丝怀念。也许是因为这种遗忘,才会使诗人总是泪流满面的看着世间万物。

我相信这个人物对“我”起到了很大的改变作用,改变“我”对世界的认知,改变“我”的生活习惯,教“我”拥有对世界的好奇,告诉“我”何为诗与诗人,激起了年幼的“我”对世界的善意,向往以及热爱,所以“我”的人设有点像《活着为了讲述》中的马尔克斯,“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对生活一往情深”。

其实,书里所有人本性都是向善的,例如,街上的女人们都很关爱“我”。同时,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同情,无法引起我的厌恶或憎恨,我们替他们惋惜、不值,但是这些饮食男女却毫无与命运争斗的本钱,他们去斗去争,却始终无果。

所有章节的结尾也就是人物的结局,或是死亡,或是将绝望的生活延续给家人后代永无止尽,或是离开米格尔街。“我”便选择一走了之,注定要永远的走了,可米格尔街上的一切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有丝毫变化……“我没回头看,只看着前面的影子,一个在柏油碎石上跳动着的小不点。”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

我突然有点喜欢这样的英雄主义,也喜欢这样的小小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