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本书确实算不上通俗易懂。
寒假自习的前几天看了这本书,没有看完,当时觉得这本书挺枯燥无味的。
自习期间写了读书笔记的开头,大概就是说这本书如何晦涩难懂,如何高冷不接地气,如何让我提不起一丝兴趣的。而这些充满了“不喜欢”、“不情愿”,甚至夹杂着一点点怨气的文字,在五分钟前被我全部删除了。
原因很简单,为了完成这篇读书笔记,我带着“不喜欢”、“不情愿”翻开了这本书,正是这不乐意的一翻,让我按下了电脑上、心底里的删除键。
“你是你自己的裁决者。你过去和现在做得有多好,由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永远不能审判你,就算是神。”
书本翻开,躺在桌面上,像一只熟睡在向阳处的懒猫。
二十四小时前,我打了一通电话给父母。我跟他们说:“我好累,想退出广播台或者退出文学社。”这并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决定,我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以这样莽撞的方式开头。
当时,我刚吃过晚饭回到寝室,心里并不平静。中午文学社开会,听到自己与别人上交读书笔记篇数的对比,心里搅起了波浪。下午被告知,要准备周五班会的材料。回到寝室,又突然想起周一还要主持广播台例会,而自己还没准备好。
烦闷无法排解,我拨出了那通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了妈妈的声音:“考虑好,怎么做你自己决定。”
挂断电话后,我又与同学聊了聊,得到的结果也是:“看你自己。”
我是自己的裁决者,也只有我是我自己的裁决者。
我的决定是坚持。文学社复试时,我正在准备信息竞赛,同时还要兼顾期中考试,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比赛结束后,我离开竞赛组,进入了文学社,一边补学科一边努力跟上文学社其他同学的脚步。我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我也承认自己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我仍然在努力。
并且,我还要更努力,不能在自己拼尽全力之前就放弃。是尼尔·唐那·沃许告诉我:“不要在你还没有开始之前就阻止你自己。”
也是他对我说:“请你牢记:任何的决定和选择,其影响力不仅仅只局限于做出决定和选择的当下的那一刻。 ”
也许《与神对话》的韵味,不在于与“神”对话,而在于通过与“神”沟通(感官、文字、语音),获得与自己内心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