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很久,中间还有一段班级读书会的小插曲,过程不表,很有意思。无论如何,关于这本书的羁绊相较于其他书终究更深一层。
其实初看,我对本书作者奈保尔的诺奖得主身份很有质疑的意味。就语言而言,读不出什么美学价值。他的语句显得相当冷静而简洁,不事渲染,没什么诗意。但神奇的是,这样的文字,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单一的对话,显得既不枯燥也不干涩。我的思维常常被提起来,拽到了那个米格尔街上,耳闻目睹书中文字所演绎出的某种现实。在那里,人们说着自己的土话,做着我们今天看来与正常人思维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愚蠢的事情。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也从来不会理解那个人和他的情人背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也是饶有趣味的。
班级读书会的时候,最常被同学们引用的不过是两句话。一曰:“米格尔街上的人生活得如此绝望,他们却都能兴高采烈地活着。”二曰:“米格尔街上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却又都像盐一样珍贵。”且不说这两则说法的正确性与否,至少他们都对所有的人物身上焕发的光辉给予了肯定。每一个人物都不是麻木的,他们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人生际遇内心里发生曲折。例如,我们可以想象伊莱亚斯在那样的家庭生活背景下究竟被改变了多少,又因为屡试不第而如何逐步丧失对生活的信念,最后当上清洁车夫时又如何“灌醉”自我接受现实的。米格尔街上的人大多都遭遇了不幸,甚至最后变成了与最初的自我大相背驰的一个人。但这里的所有人都是有尊严的,尽管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正面打击生活的磨难。他们也会把自己揉成面粉团一样,锤不倒揉不烂,即使与原来样子很相异,但他们本质还是本来的自己,而这实际上是很了不起的技能。
接下来还是说一说人气最高的B·华兹华斯先生吧。说他是乞丐,或许不错,他没有什么钱财——米格尔街上又有几个富人呢。说他是诗人,似乎也不错,毕竟自称能写一些诗行出来。但是总觉得无论是哪种名词或是形容词加在他身上似乎都不妥。无论是仰望星空,教“我”认星座的时候,还是带着“我”去吃香甜的芒果,讲述动听故事的时候,读者们都能切身的体会到他那颗充满诗性的敏感多情的心灵,并深深为他着迷。
但是随着他诡异地老去,诡异地离开了“我”的视野,离开了米格尔街,故事戛然而止。很多人说他死了。他太老了。我想他是化作了一种温和的光芒,笼罩在米格尔街这个充斥着悲剧却并不忧伤的土地上。我每次回顾这样的片段,总是会有些迷惘。倒不是因为如何钟爱他这个人物形象。我常常想,当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永远逝去的时候,他留给世人的到底是什么。我得出了一个模糊的结论——是爱,是永远心怀善意的理想,是不惧来生,是生存的信念。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这样的人是不朽的。
许多人说米格尔街其实是后殖民主义的一个缩影,我不太了解其中的历史映射,也不好自圆其说,藏拙了。但人性是人人可讨论的,也是人人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追求的。这个世界太大了,历史太长了,而人类的历史在宇宙发展的历史中又实在是沧海一粟。但是我们总是可以找到一些不变的东西的。对“兴高采烈”,“像盐一样平凡而珍贵”云云的解读,可以相当的多元。但是总觉得要是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未免过于肤浅了。真正的内涵,是要用心去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