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题记
我坐在昏暗的电影院里,观看一部由马尔克思编剧、执导、主演的名为《活着为了讲述》的长长的电影,影片不紧不慢的放着,娓娓道来,是平和的,时不时放大的几个特写镜头和暗含深意的注解,又带着锐利的气势,叫人心惊。
该怎么言说呢?关于这本书。
它不太像是一本自传。
“吃土的妹妹”“蛇怪蛋”“十岁的熟练于性爱的弟弟”……无论哪个,都让人觉得荒诞,想要惊叫:“他怎么敢这么写!他怎么敢这么编!”还有那些熟悉的人物、情节,就好像是把《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等一系列的书籍做了剪辑,整合成一个世界。
胆大妄为。
可他甚至都不是在编,在剪辑,在整合,在写小说,而是在回忆,在纪录,在讲述,在写一本自传。但或许又正因如此,它更像是一本自传,才更像是一本马尔克思的自传。
坦白来讲,这本书读得我挺痛苦的。一是因为其中的叙事——精细得几乎琐碎,二是因为那些极长、极复杂的人名——我常分不清谁是谁,读完全书后更是几乎一个人名也记不清。印象深刻的,除了荒诞不可思议的故事,就是马尔克思对于生活和写作近乎偏执的渴望。
“要么写作,要么去死。”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都不明白这本书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它既不像一本传统的传记,也并非小说,若真要给它下个什么定义,我反而觉得它更像一本随笔、随想——想起了什么便写下来,不存在真正具体的功利的或高尚的写作目的,不为功名利禄,亦不为拯救苍生,警醒时代。倒真应了那个标题:
——仅仅是为了讲述而已。
——仅仅是为了传达给你一些我对于世界的理解而已。
那些张扬锋利的,彷徨迷茫的,混杂着信仰与疼痛的文字,都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剖析自己,为自己剖析世界。
马尔克思亲历的那些曾经养育了他对于文学的狂热爱好和灵感来源,他活着,觉得过往值得被回忆记录,于是他把它们讲出来,在此过程中再次加深对世界的理解,然后更加热爱生活与写作,更加热衷于讲述。
循环往复,组成了他的一生。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即使在一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的日子里,他也未曾放弃写作,放弃属于自己的生活。他永远义无反顾,永远热泪盈眶。
写作使他热爱生活,生活使他忠于写作。
遗憾的是,这本自传只描述了他的前半生,还未写到他出版《百年孤独》时,他便去世了,可转念一想,又没什么可遗憾的,马尔克思已用400余页告诉了世人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活着,为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