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 words run through your veins and let the colours fill your mind.
一、向死而生
在第39页的最后一句,马尔克斯这样写道:“她(妈妈)去世那天,几乎在同一时辰,我写下了这本回忆录初稿里的最后一个句号。”翻过一页,他在第40页的开头说:“ 妈妈一九〇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巴兰卡斯,家人刚走出战乱,开始新生活。”生与死,相隔得是这样的近,马尔克斯笔锋一转,由生见死,由死入生――生命在循环中不断更新着,于是,活着为了讲述。
由此,又不禁想起自己曾在西藏对长生天说过的话:“纵然总是难逃一死,我打定主意,要好好过一生,去爱也被爱,去感受辛福也去经历苦难。” 我们得好好活,才能讲个好故事,对吧?上帝虽然不会忘了在生死簿上划掉我的名字,可他总不能也一并划去了我的故事。
二、错落的星光
在读《活着为了讲述》时,或许是因为这着实是一本大大大部头的书,我忍不住地想加快阅读速度看看后面会发生些什么。可是没法,里面时不时地蹦出一些好玩的句子,像星星错落在山河――一闪一闪,可别晃眼。
“好日子也好,坏日子也罢。父母教导我们,好坏都要过,要像老牌天主教徒那样,不卑不亢,逆来顺受。”哈哈哈哈,马尔克斯这个天才竟然也会有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话糙理不糙,活着可不就是被生活虐虐,侥幸又能逃出生天。不卑不亢,逆来顺受,这或许是一种不错姿态――我站直了身体,平静地承受着生活,坏运气来时我以好运以待,好运来临的时候我也知它会过去――竟暗合了中国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悲喜观。
“外公有他的视野,我个头小,视野有限。他问候阳台上的朋友,我眼馋小摊上的玩具。”很有意思的细节,我在读的时候来回倒地看了好几遍。简单的叙述,可读着读着总觉得马尔克斯还有什么是没说出来的。两个人,一个是需要维系社会关系的成年人,他的目光看向的是外界和他人,一个是无所拘束的儿童,所以目光望向了自己的内心需求。马克思这样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当孩子长大了,个头长高了,他说:“独自喝酒,独自死去。”天才总是如此孤独吗?
“ ‘(我)受够了一切。’我说。 于是,我跟她说了我在学校里的境况。学校只看分数,年复一年,爸妈也为我的成绩感到自豪。在他们眼里,作为学生,我无可挑剔;作为朋友,我最聪明,反应最快,为人最好。或者,如外婆所说:‘这孩子十全十美。’ 可是——我长话短说——其实不然。我之所以那副样子,是因为没有弟弟路易斯•恩里克的胆量和独立意识,无法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照此下去,我的幸福将不属于我自己,只能用来回报父母无尽的溺爱、莫名的担忧和乐观的期望。”原来他和我们一样,矛盾着骄傲又懦弱。我感到一种莫名宽慰与心安
三、随想
“在卡塔赫纳这座城市,万物无须抵御时间的腐蚀,相反,时间为万物停留,岁月变老,万物依旧。第一夜,每走一步,这座城市都在向我展露,它不是历史学家们用纸糊成的模型,它有血有肉;支撑它的不再是战功赫赫的历史,而是断壁残垣的尊严。”
热爱生活的人总是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干净而热烈的情感,作家尤其如此,细微的弦动也会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我想,这大概也是马尔克斯之于我隐约的可感的缘分,我是――又或者说我希望保留这个自孩童时期就是的敏感与天真的“我”。我常想,可以柔弱,但不可以软弱;可以温柔,但不可以卑微;可以泛舟自在,但不可随波逐流;可以品尝寂寞,但不可以沉浸黑暗;可以弱质瘦小,但不可以没有一身铮铮铁骨。
这一切,全凭“热爱生活”。
是夜,有老鼠在房顶上跑过,瓦片碰撞的声音像是某种乐器。 书的末尾,马尔克斯“回到酒店,看见了回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是一个好的结局――至少对于此时此刻。
既然是随想,就先写到这里,改天再会会这位神奇的天才。
2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