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易曦宸||读《渴望生活》

一、在黑暗中摸索。

    “有关上帝的那些话,其实全是孩子气的借口和推托,是一个吓坏了的孤独的人在寒冷、漫长的黑夜中,由于绝望而编造、散布的谎言。”

    很显然,梵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他当过推销员,因为失恋的挫折而放弃了这份工作;他想做福音传道士,到最后发现很多人是不被“上帝”所眷顾的,等待他们的只有无边的苦海和早逝的结局,他终于明白,明白了自己做福音传道士不过是在逃避:逃避过往破碎的爱情与家族的压力。毕竟,连他自己都不再相信上帝的存在了。

    当一个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看见一丝光亮时,他会由衷认为那是他的太阳,但它的温度是如此之高,亮度是如此之刺眼,以致于自己被烧得遍体鳞伤、眼睛被灼瞎,却毫不在意,继续贪恋着那一缕阳光带给自己的明亮与温暖。

    那里的阳光对梵高来说便是画画。

    画画是他的幸福,也是他的痛苦。

    二、在痛苦中野蛮生长。

   “我们认为痛苦是有益的,因为在一切人类情感中,它是最为深刻的。”

从头至尾梵高都是痛苦的,唯有短暂的爱恋与绘画的时间能使他快乐,但是这些短暂得几乎令人感受不到。

    失恋的打击、家族的施压、经济的窘迫等等,都是他痛苦的来源,也是作画的肥料。他的绘画因激情而引人注目,足以让所有人忽略他的技巧,完全沉浸于他的扭曲与迷幻中。亦真亦假,亦实亦虚。

    在生活方面,他就是个不能完全自理的弱智;但在精神方面,他超越了所有的人。他将物质的痛苦与爱情的求而不得融入他的画中,在痛苦中寻找他作画的激情;即使被阿尔毒辣的太阳晒出了日射病,他也愿从失控的疯狂里与痛苦的边缘中找到绘画的迷幻与微醺的欢乐。

    他本人在生活方面并没有什么成长,但苦难带给他的财富,使他在精神与绘画上野蛮生长,虽然生长得很快,可那股野蛮劲也终会将他自己撕裂,在绘画中永生。

    三、追随信念

    “如果你此刻已经决定要以一种或另外一种方式为我们的造物主服务,那么这个信念就是指引你今后行动的唯一指南。不要胆怯,要相信你的信念。”

    何为信念?信念是虚无的,而梵高将它化入颜料中,呈现在世人眼前。许多人批评他的人物面部不清晰、不真实,可他想画的不是人物的脸,而是他们的灵魂。

    在无数的批评与责骂中,梵高并未改变自己的画法,在几年的绘画生涯里,他学会了屏蔽外界的纷扰,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泼墨,在暴风雨中翩翩起舞,宁静地等待死亡,在死后看见了雨后的彩虹。

    我们做不了梵高,也无需做他;我们应怀着敬意看待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他能在痛苦中开出灿烂,在倒塌的废墟上植出雏菊,在伤口中提出鲜血,为自己的画增添光彩,将他眼中的万千世界凝聚于一幅幅以痛苦为母的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