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一洋||读《渴望生活》

当我又一口气读完整书,父亲对我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异议:

“这样看书怎么可以?

我没有回答,我想了想,为什么我第一次看书时总要一口气读完呢?我不喜欢在书上涂涂写写,每次当我打开一本书,就忘了一切,一切。像在梦里一样。好吧,我很厌恶,人们所谓摘录圈划,也就是破坏作品的完整性,是一种美的分割。标本不再有自然的美,被蹂躏的残缺。思想不能拆解,而技巧总也只能为叙事服务,且言归正传。

《梵高传》记叙了梵高从青年到英年早逝的主要生命与恩想历程。梵高追求着理想、艺术、美,又不断受打击,而常常为艺术而疯狂,最后直抵"上帝的另一幅作品"。且容许我说说枯燥无聊的话,

我们在读书中寻找自我。

我们读书,常常遇见自己,否定自我,审视自己,决不是单纯为感觉上的解脱与放松.。我们肩负十字架沉重前行。读《渴望生活》,你不能不承认,梵高是疯狂的。在硫磺般放射出烈焰的君临一切的太阳上,在空旷无人金黄烂灿的原野与墨绿深翠的树林边,梵高光着头,背着画具在狂热地画。说画显然不是很符合的,倒像是战场上拼命挥力的士兵汗流浃背地向前冲鋒.

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拥有梵高那样的气魄吗?我想起平庸的大多数、从未想过那样一个世界。“我不知道我这辈子原来一直是一个瞎子。”是的,我们都是瞎子,像木偶,顺着生活中无数无形的牵线按部就班地重复。很奇怪啊,我从未觉得我低人一等,总将自已放在与之并驾齐驱的位置,人生有无数路,只不这温森特走了他的路,我走了我的路。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独行,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冬天。梵高的痛苦,我们也可能有,梵高的伟大,我们也可能有。 关键,在人心,大多数人的情感在风雨里钝化冷漠。难道,不能做有一种激情?那种焚烧一切的激情,无视世界的热情,能让你放弃一切,让你承受千万非人的痛苦,让你感受到生命最原始最天真最朴素的憧憬与向往?

我们都在走向平庸,我们都甘于走向平庸,并将继续走向平庸,我们无可避免无可抗拒地下坠。有谁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梦想,自己曾经的向往?你可知,你正成为你当初最不愿成为的人一一秩序下的奴隶。

历史上往往有两种人,一种要求世界顺应自己, 另一种改变自己以顺应世界,后者往往成功,但改变世界的,是前者。

一队蠕虫爬行着.每一个都跟着前面一个,当第一个跟上最后一个,这队蠕虫将在轮国,回里死去。你呢?你是那一队苟且生活无知愚昧的感觉迟钝的蠕虫吗?

我必须对温森特说句抱歉了,因为目光从他转到了我们自己,且回到梵高,其实我更喜欢梵高的名字,比起温森特,他更有仪式感与严穆感。我们继续对他进行恶心的工作,就像他画人体时把肠子与食物画出来样。温森特无疑亲近农民,保留着性格里最纯朴的部分,他对生命态度却转变很大,年轻时,听到有人三十多岁而亡,他叹惋:太早了,才刚到开始有自控力的年纪。但在他死时,不知他手有想起他曾经的话,当他割下右耳时,不知他是否能有更多的理智。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会产生对生命的怀疑,或者更进一步呢?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试着选择:真实的痛苦与平庸的快乐,或者说,无自我的快乐。有时候,面对是一种伟大,也是一种痛苦,慧高无意沉沦入浅薄的快乐,因而他选择了痛苦,尽管这是自然而然的,但他无法承受,于是他选择死去。

而我们,平庸的大多数,往往选择逃避。有时只是一个选择,有时就是一个人生。但我从未相信命运。命运,或者说宿命,我拒绝相信它存在,我不相信会有什么能左右我,除了我自己。尽管那是一件多么容易多么轻松的事呵一一你尽可以推脱责任到命运上。项羽如此,蒋介石如此。国瑜也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一一失败者的借口罢了。但我,不,相,信。命运这种东西,生来就要被踩在脚下,只是现在一一逆境中的我们还不够强,没强大到与命运抗衡的程度。只是在强大到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过程中,所受的痛苦、磨难,是常人不愿忍的,于是常常有人走到一半便终止了生命。那么,我们,是否应走上那条路?不要问我,答案在你心中?你在说不,对吗?

温森持与提奥手足之情我不愿多淡,温森特的爱情我不想谈,梵高的画作我不会谈,我只有把我心底的感触略写几笔罢了。

我从不指望被人理解,被人欣赏,我只希望,能在万家灯火通明时,我能静静站在黑暗里,看烟花无声绽放。我写下我的心只是为我的心。无论是谁,它一直在孤守自我,正如梵高曾经所想的那样。

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