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童圣凯||读《渴望生活》

时间会给一切做最公正的评价。

这是一本很吸引的书,于半夜三更拿起,读到不知东方既白。

翻过一页页书,他渐渐的从迷雾中向我走来,他的形象从一个患抑郁症的著名画家,慢慢变成一各因善良受苦的天使,用色彩享乐的天才。斯通的笔,写出了梵高的魂。

阅读之时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如是说。

今天读了这本书, 我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一种理解。

人类的解放不仅是在物质层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

梵高是一个精神自由的人,相较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超然物外浪迹山水,他的做法更令我萌生出敬佩与感动。

读《博里纳日》一章时,可怜的矿工们生活得比包身工,还要更加凄惨狼狈,在比毒气室更加条件恶劣的矿层里,煤灰、火焰、爆炸、坍塌、毒瓦斯,如一把剪刀,随时要将生命的细丝剪断。梵高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还有一双敏锐的眼,也更有一副立即行动的身,从面包师温暖的砖房来到破烂的棚屋,从传道布教到奉献自己的财物,一直到几乎身无分文,从舒适体面到自己将脸上抹上煤灰成为一个“煤黑子”。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善的引导,知行合一,牺牲了他可以牺牲的一切,直到他弟弟提奥将他“解救”。

后面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痛苦,让他成为一个疯狂的人,为了不被苦难所打垮,他只能用追求艺术来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光明的角落,世俗的眼里他已经成为了无可救药的疯子,在我看来他生命的底色仍是那最初的善,来自于同情痛苦的大众的善。

他尽管不是一个革命家,也不是一个建设者,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证明了善良的力量。

他不到40岁就走了,在后人为他的生之早逝而叹息时,我却为他而感到宽慰,因为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悄悄的离开,也许是最好的解脱。

也感谢欧文.斯通先生,他的传记让梵高的善与他的人生选择不被世人所忘记,他的一生,每一次回望,都是震撼人心的旅程。

人的一生,或许就是要不向生活妥协,不要让苦难束缚住你的灵魂,向善,向阳,伸出自己的双手,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