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吴怡然||读《套中人》

   打开《套中人》时,心中着实大叹一声:“久仰了!契诃夫先生”。
   事实上,从小学时,就简单了解了契诃夫先生了,不知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学了他的《万卡》(或者是“凡卡”)在那时,我们就大约了解了这个手笔辣劲,描写极细致的俄国小说家。到了初中更是学了他的《变色龙》,对契诃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事实上,三大短篇小说象基本上都读过,其实说是“读”不如说是看了几眼,好似看故事一般看了过去,这回而在皮皮老师“强压”下,《套中人》这本书基本上比平常读契诃夫的小说认真了不下十倍(虽然也是捡了几篇典型的文章读)算是对契诃夫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董楚珮||读《东京奇谭集》

以前读过村上春树的《眠》,故事也这般奇异,只是,《眠》通过叙述一个女子失眠的17个日夜,营造了无比焦虑的诡秘氛围,而戛然而止的结尾更令读者惊恐万分、心有余悸;而在《东京奇谭集》的每篇结尾中,主角们都对这个世界做出了一种“妥协”一系列异事发生后,一切又走向正轨,归为平静。在《东京奇谭集》里找不到人物歇斯底里的宣泄,主角们陷入各种各样“偶然”中,却仿佛甘愿蜷缩在里面,不曾张牙舞爪地想撕破这层“偶然”。唯有波澜起伏的心理活动和惊人的巧合像玩牵丝戏一样牵着读者的神经,在神经几欲崩断的时候,有安抚似的渐渐松懈,连给人一个激灵的机会都没有,只让你回味余下的那一点酸。
细细读来,便不难发现书中每一个人物,无论是身为同性恋者的钢琴调音师,还是名气不大的小说家淳平,又或是找人无果的私人侦探家,所有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空缺的位置,他们一直生存在这个缺口的阴影之下,精神和肉体都不自觉地受它影响,另一方面又主动或被动地寻找一些东西来填充它掩盖它,只是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等待什么?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说过她“她一直在寻找一个相处方式,一个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过程,就是让自己的内在意识与外在世界对话的过程,相当于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打开了一扇门。小说中的人物正是想找到一扇这样的门,来打通生活中的那些真实与幻想,找到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缝合自己内心从来未缝合上的东西。
经典的小说,必定肯它的意义所在。我们的生活虽不太可能出现村上春树笔下的诸多奇闻,但也时常活跃着某些无法解释、无法控㓡的因素,将过去、现在和未来钩连在了一起。我们也许用严谨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解释过诸多问题,但无论怎么努力,始终阐释不了这一层道理。这像胡桃泽先生究竟何时、何因通过何种方式离奇失踪20天并失去记忆,最后竟在仙台被找到;还有幸的儿子,被鲨鱼咬断一条腿死亡后,另外两个冲浪手双是否真的目睹了一个独腿冲浪手在海上冲浪……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既然无法解释、无法控制,我们有妨像《东京奇谭集》的这些人物一样,保留生活的一丝神秘感 ,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奇异之美,在某一天,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不单只在一个维度是,而是冥冥之中与另外一种力量一起,超越肉体、超越意识与亿万光年外的世界相互照见。
其实就是贵理惠的一句话:“它们对我们一清二楚、彻头彻尾。某个时候来了,我们有所感知,我们只能与之和共处,我们接受它并且活下去,走向纵深处。”

【读书周记】曾伊乐‖读《米格尔街》

0000这是我第一次在书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写读书周记,有点缺失安全感,就像刚读《米格尔街》时那样。
0000之所以说读它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它没有序,这意味着在开展故事以前,我无法了解到更多的东西,我不知道我是否会喜欢作者、喜欢这个故事,或是对它产生什么“读前感”。毫无准备的,我与它相遇。
0000遇见腰封(先读序再读腰封的我似乎有点奇怪哈哈哈)。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腰封上的这句话极其打动我。我不敢想象明知道自己身处绝望的人如何笑着去生活,甚至觉得这样的人要么是没心没肺到了极致,要么是深受打击哪里出了问题。可这里的人却又真真实实地兴高采烈着——哪怕他们每一个人都无比清醒自己身处哪里。
0000一直都爱死了塑造很多人物形象的小说,我可以通过一本书认识很多人,也许他们有的就存在于我的身边,我能感知到他们生动的呼吸与脉搏,富有生命力地在我耳畔作出声响——比如作为启蒙读物的《水浒传》让我认识了一百零八个男子汉(其中三个不是男人胜似男人的铁娘子)。

0000作者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条小街上的故事。这里有一个舞台,许多人登台又许多人退场,谁都可以来,谁也可以走,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进监狱是汉子的象征,清垃圾是高贵的职业,想当画家想当木匠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在这条街上,存在即合理,一切都面向阳光,一切都毫无遮掩。
0000可就是这样一个一切都面向阳光的地方,是外面的人眼中的贫民窟,明明只是一个坐落于无尽黑暗之中的地方,它却比任何一个地方都充满生机和力量,只因为这里的人都快活着接受生活给予他们的一切。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
0000这里有疯子也有诗人,有粗暴野蛮的人也有温文尔雅的人,有强大者的懦弱也有无能者的勇敢,有生不出儿子的男人更有八个孩子的女人……这里无奇不有,正应证了我前面说的话:在这条街上,存在即合理。即使是在黑暗,一切都面向阳光。

0000自然是不能贪心地每一个人都讲到,那就只聊聊我喜欢得紧的人(在文字中遇到的人我还没有不喜欢过,哪有什么好不好坏不坏的,大家不过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而已)。
0000顶顶顶喜欢的是劳拉,这个拥有八个孩子的女人,光是八个孩子还不足为喜欢的(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一段极其“能生”的年代),这八个孩子拥有七个父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