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朱星雨: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

他认为,贝多芬的音乐里,没有灵魂。他认为,巴赫的音乐里只有痛苦的无病呻吟。他很高傲他,即使写不出很好很好的歌,但他也要认真地评价别人的歌。

他是天才的音乐少年,也是被社会唾骂的透明人。

他爷爷死了,爸爸死了,生前壮硕如牛死后如秋叶一片。11岁的他,从男孩变成男人,他热爱音乐,他的天赋带着自己的孤僻,每天要忍受低俗的人,不懂音乐的人的各种评论,或是赞美,或是指责,面对无知的,只知道一味推崇名家之作的观众,他厌烦至极,可他要靠至高无上的音乐维持他的生活,而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他的母亲是一个有情却软弱的女人,他的两个兄弟只知道问他拿钱,要钱时说尽好话,克利斯朵夫知道,他们只是在戏弄他,为的是他手里的钱,但他竟然每次都很享受和期待这种价值型的情亲,每次都会被这拙劣的手段欺骗,而他的兄弟们每次要完钱之后都私下讽刺他是个可怜的傻瓜,让人讨厌的怪人。

他觉得这样为了生计而从音乐里谋取利益是一种亵渎,他开始彷徨,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音乐,他听着别人叫他天才音乐少年觉得胸口发闷。

后来父亲死前的一句话:别瞧不起我。让他感觉到了对音乐的态度,让他终于有点理解他的父亲,那个曾经也被叫做过天才的堕落者,曾经的父亲是不是也在被社会主流孤立时像这样迷惘?他也开始有点明白舅舅了,他的流浪杂货店被所有人嫌弃,他的生活在所有人眼里邋邋遢遢,但约翰克里斯朵夫却不知为何,虽然告诉自己以和其他人同样的方式看他,却还总是会觉得他这样挺好,因为以后的自己会变成像舅舅一样是一个追求自我的人,他们是同类人。

他开始继续追求自我,可以在亲王们夸赞某个艺术前辈时,去诋毁他们,诋毁那些音乐成就远高于他的大师,换来的是大公爵冷冷的回答。“听你的话,先生,有时人家竟会疑心你不是德国人。”这也就注定了他人生一次巨大挫折的开始,也使他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感觉着这个世界还是容不下他,他的心又如死灰。

然而另一扇门在他逃离那个音乐苦海搬家时出现了,那就是爱情。可他的爱情不可谓不可悲克里斯朵夫经历了几次爱情,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爱别人的人, 得不到别人的爱。之后他又遇上了阿达,也许没有获得的爱才能更让人刻骨铭心,阿达身上的缺点令克里斯朵夫恼怒;而她对克里斯朵夫思想的践踏,使他最终痛苦的离开了她。

克里斯朵夫陷入了黑暗,陷入了令人作恶的烟草味道与残羹剩菜的味道中间,又犯了酗酒的毛病,四周已黯淡无光,当他想到祖父死的模样时他突然像是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也会那样难看地死去,此时的他,什么爱情,什么弥娜,什么骄傲的挚爱的音乐,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他的生命大起大落,他不懂得沉潜少了一份从容,但这不是他的错,这都是社会逼他的,逼他长大,逼他改变,当嫩芽快速抽出枝条结果后,就迅速的枯萎了,他的生命没有过程,没有童年。现在的我们正是青春,你的生命在哪?你能在过程中找到吗?别让自己匆匆来过!

【读书周记】张静远: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放任灵魂去自由

下笔前曾粗略地读了几篇小伙伴的读书笔记,有两个词一直盘桓在我的脑海里——

孤独、自由。

你可曾见过自由的姿态?

见过,见过吧。像火一样燃烧自己的梵高,是没有尽头的路上孤独的行者。人们总说,自由是自愿的孤独,也实在没错,你若要自由,却又抛不下回首处的挂念,可不痛苦吗?克利斯朵夫同样才华横溢,他也多有坎坷,他还坚持,并且挣扎着,他也是那条路上自由又孤独的行者。

三本厚厚的书读下来,来不及斟词酌句,只觉得三本书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划成了三个阶段,隐约却又明晰的界限分离出了三个境界,免不了挫折一类的俗套,却将一个甚至千千万万个克利斯朵夫刻画得淋漓尽致。

忘不了他曾放肆情感,最后却依旧孤身一人;也忘不了他痴迷音乐,却难觅知音;还忘不了他在情感与理智中挣扎,浮浮沉沉。

可是最忘不了的,是命运带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每个人都不能要求也无法指责另一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懦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他颓唐过后搏起的姿态,那是一种自由的姿态。

悲哀吗?悲哀吧。苦难太多、诱惑太多、挣扎太多,可是——

被打击、被局限、被约束都不妨碍灵魂的自由。不留给当下的自己遗憾和退路,既不后悔过往,也不想着给未来的自己留故事。成长是孤独的逃亡,你只身一人,在最绝望的时候才能发现前路,尽管许多选择迫于无奈,但回首时若能不后悔,甚至期待明天,也算得上是无愧于已。

克利斯朵夫也曾局限于俗世,也许现在、将来都免不了落入俗套,但放任灵魂去自由,他做到了。不躲避是勇敢,选择是主动迎接挑战,他渐渐明白自己所追求的,他终于站在上空,即使躯壳仍在陆地上曲曲折折弯弯绕绕,但是他的灵魂浮在头顶的天空,指引他做他必须要做的事。

“放任”不等同于放弃、放飞自我,就像迎风飘扬的风筝,始终有一根线牵着它,让它大致知道来路与方向。灵魂的自由是为了指引在现实世界的我们,它可以是心动,可以是郁结,亦可以是热爱……它会定义你所谓的自由。

很少有人说:“我想拥有克利斯朵夫那样的人生。”毕竟没有人喜爱苦难,人们爱的是失败后的成功与功成名就时回忆苦楚的感动。但我却想拥有克利斯朵夫那样的姿态,即使仍因为许多客观因素而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状态,却在磨难中成长为一个自由的、独立的人,仍然有喜有悲,有温度,遇到挫折时免不了怯懦,但短暂地停歇后,能够真正的站起来,走下去。

放任生命去自由。

请摆出这样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明天。

【读书周记】 李姝慧: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厌恶俗气的社会,反感身边喋喋不休的人;满腔的愿望与抱负无法施展也无人理解,孤独与失落悄然蔓延全身。

尽管与克利斯朵夫有相似之处,但我没有他的勇气与坚韧。我只不过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不去挣扎,不敢反抗。听周围人絮絮叨叨这个人怎么怎么样,那个人又干了什么这样那样的事。明明与他们毫不相干,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那么在意别人的生活,为什么那么喜欢拿别人的“事迹”来说笑。他们大肆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实则什么也不懂,将自己的缺点、愚昧暴露无遗。但又不制止,我不过窝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干自己的事,最多做到对他们置之不理,在一个颓丧的环境与态度下,理想与抱负也渐渐磨灭了,没有努力的方向与前进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不过孤独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隐隐的痛感,不到特殊时刻不会特别强烈,甚至常常表现得似乎安然自乐。不过一旦触碰到某个爆发点,便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

所以读到克里斯多夫在法国的遭遇,其实打心眼里我是羡慕的。透过罗曼.罗兰的文字,我仿佛见到克里斯多夫的面容——他尖锐的眼睛不放过一丝一毫艺术界的、社会上的、人心的缺点;他薄薄的、有些发白的嘴唇毫不留情地批评、讽刺;他的面部因恼怒而扭曲,他无法容忍这个粗俗卑劣的世界。纵使这个世界对他如此不公,音乐总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给他力量,给他坚持着活下去的动力。他遇到了无私爱他的葛拉齐亚,又遇到了挚友奥里维,他多幸运啊!

可是,克里斯多夫的反抗如此强烈,他的批评如此直截了当,他是如此的不羁与无畏,最终却还是妥协了吗?“他已经到了一个时间,对于为了美的奋斗也不在乎了,因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相信别人也会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且归根结底,像罗丹所说的,‘美永远会得胜利的’社会的恶意与不公平也不能再使他反抗。他笑着说反抗是不自然的,而且生命已经渐渐地离开他了。”就好像目空一切,也不管不顾他人的言语,对别人的行为也不理睬了。他变得和蔼可亲,没了年轻时的锋芒,多了一些宽容。这不是年轻时候的克里斯多夫啊!

大概是时间改变了一切吧。时间让原本年轻而躁动的心变得稳重却又缓慢,年轻时的锋芒与尖锐被慢慢抹平。人的观念与看法也随之改变——以前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渐渐地竟对它的存在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合情合理。不能说这是一种悲哀,人之常情罢了。更何况很多东西都在消失,不也正常得很嘛。我的痛苦或是不满之类,最后大概也会随之着时间飘散。况且我还未有克里斯多夫的热烈呐,持消极态度来看,恐怕我的“锋芒”磨灭得更快也未可知。所以人这东西嘛,终其一生也就这个样。您看克里斯多夫不也没坚持他的不羁反抗,他和大家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