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眼下还并没有读完《在细雨中呼喊》。遂摘录一些片段,谈一些杂感。
翻开这本书,就知道并不容易读。“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小说主色调是黑色,黑得迷蒙空旷,每一页纸都是沉重的。我在雨中,听着这没有回应的呼喊声,唯有细雨淅淅沥沥不曾停歇。
这本书写的是记忆。贺拉斯说:“我们的财产,一件件被流逝的岁月抢走。”一生到头两手空空,余下的只有记忆。而主角孙光林的回忆,读来第一个感觉便是漠然。
弟弟孙光明死时,有这样一段话:“一直以来我都担忧家中会再次出现什么。我游离于家人之外的乖僻,已被村里人习以为常。对我来说被人遗忘反而更好,可是家中一旦出事我就会突出起来,再度让人注意。”出事以后,孙光林远远跑开,半夜才回家。在无数个家庭变故中,他扮演的始终是旁人的角色,而他的家人也自然而然地将他排除在外。当时的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如今的读者却看得心惊。孙光林始终是孤独的,一口池塘,是他荒唐童年里仅剩的依托。
非线性的回忆手法很出彩,符合实际。人对过去的记忆不会是按年份顺序整齐排列的,而是与情感相连,呈片段式。孙光林通过这些散而不乱的片段回忆,一点点地拼凑出他的人生;而现在时和过去时糅合在一起,使得“我”像是故事的旁白,口吻稀松平常。的确,无论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事故,都只是回忆里的一幕故事,站在河流这头的人回首遥望那头,终归是平静的。
第二个感受,是这本书赤裸裸的。死亡,贪念,情欲,全都赤裸裸地摊开,成了孙光林童年中再常见不过的萝卜白菜。最让我心惊的是书中对死亡的描写,很多,很真实,也很冷漠。而这些描写,目的不在于死亡本身,而在于对生命、对生死的参悟。如“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流逝的生命如同流水,再也抓不住了,或奔流入海或成云化雨,生命的循环生生不息。一个人的死亡,一棵蔬菜被割下,一头猪被宰杀,并无分别。没有什么值得过多哀伤的。当时尚是孩童的孙光林,第一次直面死亡,若有所悟。
然而我不知道他的父兄是否也有这般领悟,我只知他们对孙光明的死也同样“没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哀伤”。他们慷慨激昂,为的是借着“英雄家属”的头衔,谋得私利。可恨,可悲,可叹。
人性也是赤裸裸的。侧耳听,雨中的呼喊听不真切,遥远地孤寂着。
边读边点评,有点像古人读书用的“批注”式哦……眼光不错啊,选点敏锐,评析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