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昕婷:读《渴望生活》

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时,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苹果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自己结出果实而努力。

那是一种厚重的生命感,是他用人生经历在画布上的几经调和后的色彩。

严肃,哀伤,明亮,沉重,粗糙,感性

他没法冷静下来,纵然起起伏伏,亦或他从未有过什么起色。

他始终心怀一腔对绘画的热情,他用他的心在作画,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都是他人生与情感的透支,都是他胸中汹涌着的艺术洪流。

他可以没有上帝,没有生活,没有亨乐,但他不能没有绘画,这是一种越他自身的更伟大的东西——那才是他的生命。

梵高不是天纵奇才,他用了八年时间来打磨他笔下的那方世界,他投入了太多时间,精力,金钱,成了家族中的败家子,被驱逐,被叫作”伏热”,甚至在死前都未曾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他绘画的目的甚至不是为了名声,为了金钱,他只是想画尽可能多的画,那是他的艺术高峰。

梵高也绝非一个幸运的人,他爱上了三个不该爱的人,因此身败名裂,尽全力做的事也未曾得到认可,无论是演说,传教,还是绘画。他一生都在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从未有过一个真正的家,也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安逸,舒适的度完一生。

 

是艺术家注定孤僻,还是这种孤僻造就艺术家。

 

他渴望生活,渴望被认可。可上帝看似怜悯地垂落单臂,偏又托不起所有的孤魂,可幸还有一人在背后一直支持着他。

粗砺,是磨难留下的痕迹,灿烂,是他心中对生活始终未褪去的热情和那种色彩的斑斓里透露出来的厚重的生命感——这是梵高。

他注定无法将风景人物原封不动地从自然中搬到画布上,他还要加入他特有的,经历过很多之后的东西,辟如情感。艺术家是通过绘画来传达他们自己的心声,每一抹色彩都代表了他们脉搏里不息的跳动,每一分笔触都是灵感在心弦上的振颤,每一幅作品都蕴含了他们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与心灵的伤。

 

世人读不懂他。

 

他清醒吗?他的每一笔都是清醒的。

他疯狂吗?他不过是个不被世人理解的可怜人罢了。

他热烈吗?他的向日葵在永恒地盛开。

 

冬天来了,秋天走了,野兔有皮毛保暖,可热带鱼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