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邓国庆:读《渴望生活》

  1. 梵 高
    ――一种我说不出的痛苦和幸福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梵高的心脏在我的四周跳动。那颗心脏像火炉一般,噼里啪啦的响着,断裂着焦烈的血管和暗红色的空间,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在令人发疯的炽热和脚底涌流的星空般的液体中,世界开始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呈现于我的感官,我觉得这个世界只剩下文字、图案和音乐。
    然而我又不得不去质疑,我所居住的具体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
    苦难是构成世界的唯一必需的元素, 惟有苦难才可称其为深沉。而艺术家的苦难,是与生俱成的。一个被后世称之为“天才”、“巨人”的人,生前为众人所唾弃,实在是一件极易理解又极难去理解的事。当我们居于平和的空间中,去观望梵高的一幅幅图画,并发出符合当前价值观的一句句赞许时,难道不惭愧的想随便挖个坑埋葬自己吗?我们可能会说到:这是一个牺牲自我,换取人类幸福的多么伟大的人啊,那么请收回这句冷冰冰的话语,请收回这句毫无价值的敷衍,因为――个人的认知感,仅能局限于生前,无论我们对于梵高的画表现出多大的热情,在他那双被色彩填满的眼睛闭上之前他所能认知的就是他只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一个潦倒的无名艺术家,一个被无数绅士太大鄙视的人,一个被与他受着同等苦难的少数人所热爱的人,一个最后与子弹睡在一起的人。在梵高的世界中,除了自我的胆怯的预知,世界上从来未给他任何荣誉,从未舍得用薪水的最小一部分购买他那些血液与阳光共同倾注的图画,也从未给他给予共同的安慰与鼓励。
    那么,当你或许因为这些话语而用一种受到渲染加重的痛苦的眼神去看待他时,你便在犯一个更为严重的错误:否定他的幸福。正因为这个世界是由多方面的维度所构成的,一个在人类最朴实视野中所看见的饱受苦难的人,在他那涌动不息的精神空间中便是一种样子。我敢说,梵高是一个完完全全幸福的人。当他脑袋中的每一颗脑细胞急不可耐地钻入事物的轮廓、色彩、温度时,它就不再只是一个生物的肉体了,他应该是――是狂舞的线条,是旋转的色彩,是一支画笔快要脱落的一根毛,是一个太阳将要孕育的另一个太阳。他以具体实象和抽象思维中获得快感,并向一张白纸倾吐自己的快感――这种快感,是巨量幸福的压缩,是炽热幸福熔成的一个球。
    读完这本书,一个地方最令人疑惑:提奥是谁呢?提奥的名字在书中反反复复地出现,但我仍弄不清:他到底是梵高的弟弟,还是作为弟弟的梵高,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梵高物质收入的来源,是梵高孤独精神的依靠,是家族中唯一给予梵高永恒动力的亲人,也是与梵高灵魂紧紧相连至死不离的人。而我认为,他就是另一个梵高――不是姓氏上的相同,而是我们可以同样称之为“温森特”的人。他的伟大隐藏于――当他混迹于商贾之中,与那些珍重于利益,珍重于阶层的人长期共处时,他的本性到死也没有曲折,他是上天赐予梵高的最大的礼物。他虽未能像梵高那样捕捉生命、捕捉自然,却捕捉到了与梵高共有的天性――他是梵高与自我生命的挖掘者。
    梵高的画到底价值多少?我想说,一文不值。我的意思是指,人类所有的艺术与精神作品都一文不值,因为钱是衡量物质产品的最好尺度,但在精神文明上显得苍白无力。人类的艺术品一直以来都在受人类当时的价值观所控制,从而被标上不同的价格。这其实只是人类用来自娱的小游戏――就像一个母亲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标价。对于人类自身所产出的有别于自然产出的精神产品,人类还要对其意义加以金钱的衡量,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无论后人将梵高的画标上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或像曾经一样将其所抛弃,梵高的意志从未有过更改,画的生命也从未在宇宙中消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