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读这本书前,我对梵高先生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至于了不起在何处,我却说不清了。后来偶然间摘抄时见到这句话,看出处,发现竟是梵高先生,不禁好奇——是怎样的苦痛挣扎,才能让他将如此饱含受折磨而不被理解的感受融入一个简单的句子中?
读完《梵高传》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光。梵高先生内心的那团火焰已超出了我的想象,它燃烧着,发出明亮而鲜艳的红色的光,同时也灼烧着他的胸膛,甚至燃烧了他的生命。这团火焰,来自于梵高对生活偏激但执着的热爱,也来自于他身体里那股直到26岁才被点燃的对绘画的渴望。与其说作品展示了其横溢的才华,不如说梵高先生只是把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内心的那团火焰,已不满足于仅仅只灼烧他一个人了。它需要释放出来,被更多人所知道,从而燃烧更多人的心灵。
回到这本书上来。读完书后,梵高先生的整个人生给我一种极为冲突的感觉——一方面,他的遭遇他的人生像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和他的心灵却像是极具爆发力的火红色,充满渴望激情。梵高先生一生中受过的打击挫折不计其数,但就算是这样,他还是保有一颗最初的怀揣热爱的心。
书的开头,梵高先生第一个遭受的就是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他可以藐视“乱伦”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死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他痛苦、迷茫,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妓女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而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他不仅仅将绘画当成一项事业,而是生命。每一幅画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画一幅画他的生命也随之缩短。吃饭、睡觉、生活都是为了延续绘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绘画,即使是爱情、友谊对于梵高而言,也就是给画添上了不一般的亮点。最后绘画完成了,身体机能虽然在运转,生命的意义结束了,梵高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短暂却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独而任性的,他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是艺术本来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况且在梵高的背后还有那个无限包容他的弟弟迪奥。总觉得迪奥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奥的支持——精神上与物质上,才成就了梵高。为什么他愿意如此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支持梵高呢?我认为,也许正因为他是像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因此梵高的创作就是他的创作。他们对于艺术都有梦想,梵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艺术,迪奥就不顾一切为他创造条件,如果说绘画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奥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奥的精神也崩溃了,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迪奥之于梵高,不仅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在二十六岁时写的,读起来其实很像小说,不过二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梵高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欢一本传记,都是赤裸裸的赞美与崇拜(中国的伟人传记都是这样),也不喜欢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与化身,那传记便不再对别人的纪实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发泄了。很高兴《梵高传》没有让我看到这样虚假的东西。
一本好书,看了让人思考。我没有梵高的觉悟,当然也绝不会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到那么一点点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够离梦想近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