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读书分享】黎韵雨

我以前看书是喜欢把自己禁锢住的,简单点说就是只认准那几本,那几种。偏爱村上春树,于是宁肯把他的书反复看好几遍也不愿接受朋友推荐来的一本川端康成的《古都》;沉迷加缪的时候,更是不想去看别的书。但这一学期包括假期以来的阅读,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尽管一开始有任务的感觉在,但几本书读下来,我的观念已经截然改变了。尽管我仍然有不喜欢的题材,但我愿意去接受他们。无论是苏菲那诡谲多变的哲学世界,还是房龙笔下荡气回肠而又温柔细腻的大国历史,仿佛都有独特的魅力。在我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开始接受读书的多元之后,我的读书体验也愈加丰富了。

一个学期以来,接触了许多以前从不会在意的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与神对话》中的第一本。比起谈世界和宇宙,我更喜欢看作者对人自身的剖析。“人类灵魂的目标是去经验它的一切,以便它能够成为它的一切。”塑造自身,经验自身,再成为自身这个观念至今令我惊叹。我想起曾看过类似的表达,却因年龄小而无法完全理解。当我翻阅这本书时,当我发觉我与作者的很多观念都不谋而合时,那种遥远的相似性着实令人着迷。同时,许多一直在脑中盘桓的疑惑也得到了解答。而在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并非所想象的那么像鸡汤和励志书,我也为此感到惊喜。一本书带来如此多的感悟与感受,对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
另外,除了接触新书,重读也令人欢喜。第二次读《孩子你慢慢来》,也许是成长一些,龙应台作为母亲的形象也愈加深刻。当我翻开扉页看见那一段熟悉的话时,陡然对这本书的书名有了全新的理解,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样子也似在眼前。那一瞬我突然觉得,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慢慢走的。潜移默化的感同身受,也是读书的一大乐趣吧。

读书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件事本身。读书究竟有没有用?我们能从书中得到什么?读后感该怎样写?…等等。在其中,少部分已经得到了解答,而还有很多,我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这一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感受。感受书中的人、物、事;感受作者、时代、背景;更感受在读书过程中思绪不断变化的自己。我一直都认为,世界是多元的,而世界也必须坚持多元才能得以发展。读书,始终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好方法。认识到这点,我所有的问题都引刃而解。仍然不需要得到答案,我不必去在意我得到了什么,这些到底对我有没有用…这些都会在我日后的生活中影响着我,并通过我自身体现出来。
比起去思考那些,我更应在意读书那一刻我的感受。那些欣喜的,不赞同的,犹豫的,惊讶的,都是我珍藏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句对话,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作者,每一个时代,每一段历史,从那一个个铅字开始,到社会、历史、时空与宇宙。一本书同它背后庞大而神秘的故事都是一片新的宇宙,有那么多,那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
物理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为什么要研究黑洞?霍金引用一位探险家的话说‘人们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因为它就在那里。’”万物之言存在即合理,而书,是存在即美。对美的追求总归是人的本性。我为什么要看书?可能就是因为有人令其存在。而我想通过书里的每一句话去看近一个宇宙,想在那片宇宙的每一颗星星中,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