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读书分享】夏睿敏

以怎样的方式分享我们已读过的书?

逐个谈思考很单调,何况每周也有读书笔记。于是我按自己的意愿把读过的书分了几类,尽管它们也许只有微乎其微的相似处。

不论是自述,传纪,小说,塑造人物时并非单一,完美的,他们似乎有许多缺陷,并且并不以此隐藏起来。比方说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年少时抽烟喝酒,与妓女和别人的妻子鬼混,就算是重回故乡也改变不了当时抽烟着魔的习惯与不修边幅的衣着,并且从未仟悔。我笃定我会厌恶他,如果我现实中遇见他。可是从另一方面,或许他的执着,抽烟,沉思,面对生活百般刁难,以及母亲千万劝说,依旧没有改变立场,没有随波逐流,学习法律,仍然写作,应当说这样的他挺可爱的。这里说的可爱,并不是因为有了执着便可以忽略,可以原谅他的缺点恶习,而是在高尚执着下,原来他也会有缺点,不可原谅的恶习,带上了人间烟火味,更贴近实际与生活。

我认为可以同归一类的有《追风筝的人》,阿米尔的父亲挺身而出,保护妇女免受军官伤害时,谁会知道他可曾欺骗自己的好兄弟,阿米尔亦是如此。《渴望生活》中温森特陶醉沉迷于绘画时,他也有缺点,性格乖僻,冷漠并不讨人喜欢。《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巴尔博亚,成功发现新大洋,却是基于侵略。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缺点,恶习,过错,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可是他们却有他们的可爱之处,我不知如何表达,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上看到一句话“真正的英雄并非没有低下的情操,而是永不为它所屈服”,或许可以表达吧。

向后有《苏菲的世界》《纪伯伦散文诗集》两本书,自我认为与其他比较不一样。两者都开启了我的读书历程,不曾如《苏菲的世界》中这样完全体系通读哲学,也不曾在《纪伯伦》以外读过哲学小诗。

再后是明显感到是源于生活的《孩子你慢慢来》,当然《追风筝的人》中也明显基于作者自身,《活着》仿佛是《百年孤独》的花絮……

大概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