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读书分享]刘昕婷

掌心里盛满的,是属于郡园的灿烂星光。

我最早了解到澄池文学社是初一时全校下发的澄池杂志。初一时末曾重视过,大概是因为初高中之间的隔阂。之后偶然翻开,便立即被其文笔惊艳,感觉视野突然地一下就被打开了,那本杂志至今仍被我珍藏,我那时就想,我要进长郡,我要去澄池文学社。

我没想过我的命运会被一本小小的澄池改变,但它已在我心底潜移默化的扎根,也正是自那里起,一种强烈的对文学的喜爱开始萌发。

然后我终如愿以偿来到了这里。

其实文学社还是与我最开始所想稍有不同,与众多人所想的一样,写稿、编辑、互评。而皮皮老师最后宣布的是读书、心得、旅行。

乍看有些单调乏味,但却诚然是最实在的。不读书,拿什么去写作;不读书,以何以称作文学?还记得皮皮老师句话,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不得不说,在高中的第一学期中,我读的书几乎比得上初中三年的量了。从前是一个人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到一半没有了兴趣就再也没翻开过。读书全凭兴趣,而名人名著往往成了被冷落的那一部分。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还是很有兴趣的,但读不完,只能周末再花时间读。前三周还是被动的读,从第四周开始自我调整,后来差不多可以读完一本书的时间还比刚开学时有余。曾经顾虑过读书会耽误学习,但后来想想,读书反而使效率更高。所谓读书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而且自我感觉对文学素养、写作之类提升都很大,写作文的话有很多例子、名言可以用。读的时候也经常能感觉到不愧是XXX,构思真的很特别,这个描写很有带入感,这个细节埋得超级好之类。开始由以前的只看剧情到看手法、看描写,看完之后还想再看一遍,去琢磨那个意境,甚至看完后还能联想到一些其它人物、文化之类。而且最开始写读书笔记时还有些犯难,基本上是按平时写作文的模板去写,后来读多了也更能懂得文章的内容,写起来也更顺手,而不是机械地写。有时候看完还会感到一丝微妙的共鸣。文字的世界很奇妙,你能体会到很多与现实与众不同的人生,那些爱、恨、希望还有黑暗,然后这些全变成阅历的一部分。

父亲曾问我“要让阅读变成一种什么?”

我试探地回答“享受”

“习惯”父亲意味深长地说

是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需要什么,爱与坚持。

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我们共同行走在这条路上,并将愈行愈远。

我喜爱这里,喜爱澄池文学社,喜爱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的地方,喜爱这个能在文化与愉悦中提升自己的地方。

掌心里盛满的,是属于郡园的灿烂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