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读书分享】肖羽

从前读书,总只是为了积累素材和打好文字功底,而且往往只是泛泛地读,偶有极喜欢的书,也从未有过看上三遍以上的。我向来充分享受书本情节给我带来的冲击,相比之下,对思想的把握便少了许多。但曾经的我却偏执地以为对书本的迷恋便意味着对文学的热爱,于是我可以说是稀里糊涂地进了文学社。

之后,我见识了文学社里很多伙伴们的文笔,当时我确实是惊艳。在那时我不得不承认,我和他们有很大的差距。记得曾经写过一篇随笔,妈妈面色凝重地告诫我:“文风很浮躁,感觉叫人看不懂,但不是那种深奥得看不懂,而是过分的咬文嚼字。”当初面对妈妈的这样一席话,我似乎仅是面色颇不自然地闪烁其辞,拙劣地回避了这个话题。

 

现在想来,我也确实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颇有些咬文嚼字的意味。但是我也挺委屈,明明自己下笔前有意识地去尽量避免,却没太大成效。

再后来,我尽量抱着一颗不那么功利、急躁的心去看文学社要求看的书。细致体会、圈圈划划,不时我也会做一些批注。慢慢地,我发现自己阅读的初衷逐渐变得纯粹起来,我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为了书而读书。我似乎感觉到了真正的文学是什么样子。

在读《渴望生活》,我看到的是加西亚真诚地敞开心扉向世人诉说自己真实的人生轨迹。我当时讶异于一代大家的诚实,有些他回忆起的东西在我们看来甚至是一些丑闻,坦诚地说,换作我,我不会有勇气来写这样一些真实得让人闪避不及的东西。

有人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世人看。”蔡崇达也在《皮囊》的扉页上写上:“那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在写东西的过程中,我总是刻意地在逃避,并自以为是地把另外一些事物搪塞进去,我一度将此视为艺术真实。但加西亚让我回到了写作最质朴的原点,不能忘记现实。就好像一路上我们会各种弯弯绕绕,但不能忘记终点是哪里一样。所谓“艺术真实”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真实的东西,而不是欲盖弥彰地胡编乱造。这是进入文学社后的第一本书所教会我的。

皮皮老师说过:“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丢东西,在逃亡的路上,你是要大米还是吉他?”这个问题太庞大,我当时犹豫了很久,没有给出答案。我之前就说过,我是一个比较功利的人,我没法像一些人那样率性地丢掉大米然后带着吉他闯荡世界,但我同样无法回避吉他的诱惑。现在的我,只能是在繁重的学业下,将自己闲余的心力无所顾忌地将自己交给文学。《无问西东》中张果果感慨:“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我坚定的认为文学是这个复杂世界里为数不多的美好的东西了。所以每当我从这艰难中逃出与它小叙时,我都尽量地更加纯粹一点儿。

文学是干净的。而对于身处俗世的我们,既然逃不了世俗,便将自己纯粹于这一方纯粹的角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