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读书分享】刘炫 灯火阑珊处,灯火可亲

灯火阑珊处,灯火可亲

“当星辰淹没山岳,只盼你会抬头看我写下的弯月。”

翻开字典沉重的封面,一点墨香氤氲旧纸的柔软,“噤若寒蝉——指深秋的蝉,因寒冷而不再鸣叫。”如果说性格使人封喉,那么文字应是上帝开的那扇窗子,让我“鸣叫”。

齿轮咬动,往日历历在目。开始时只是因为小女生的文艺心,对文学社满怀期待,也没想过要做什么,后面知道每周都要读本书也是满心新鲜,欣然往之。皮皮老师的话深刻地记着:“你不仅要爱文学,还得要有爱的能力。你们之中会有很多人知难而退的啰。”带着新鲜、稚嫩、兴奋,我跳着的、一瘸一拐的、快速的、散漫的,无论是怎样的,反正就这样走了。

第一本书《活着为了讲述》,记忆最深的是那段惊艳灵魂的对话:“海的那边是什么?”“海没有那边。”生命、读书、旅程都没有那边,一望不到底未必是空虚与无助的深井,还有深觉渺小却又无法自拔于是继续探测的天空。

第二本是《追风筝的人》,小时候懦弱的主人公就像每个胆怯、说话的我们,人之初,性本恶。看完书,更是坚定了我们的一点:成为完整的人,是一生要做的事,此之前没有人是完全的好人。而成长,不是“跌倒了再从容不迫地爬起来”中的“爬起来”而是“从容不迫”。

接着有《纪伯伦散文诗》,哲学性的话语直戳人心,仿佛穿越时空的圣人此时端庄地坐在对面,一言不语,思维交流。

还有《孩子,你慢慢来》尽显最长情的告白式温暖。“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如纪伯伦所说,父母可以像孩子,但不能使孩子像他们。

然后有《与神对话》、《苏菲的世界》引人思考。

很多书开始未看过或只是了解一二,开始是并不喜欢的。我总觉得,一些不喜欢的类别、书目,很多是自己还未达到那一层境界,而成长到了一定阶段会冥冥之中遇到那一类或那一本书,然后疯也似的爱上,感叹以前目不识珠。就像以前读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毫无感觉,而现在再看“我在天空中看见葛朗台与素园,但我没有话。”那种满腔杂糅着不知是悲愤还是某种无名的情怀随着心脏脉搏共震。所以,看不爱看的我是不赞同的。但文学社的书目我又不得不看。虽然有些关于历史的我看时仍是不大喜欢,但我看后明白老师是要我们打开眼界,或许有些“无意义”都要经历一次,每一本书都要去看过一次或恍然大悟或半明半昧或不明所以,它都会在我们的脑子里留下印记,它不仅是一次熟悉,为重逢伏笔,也是那个时段心路的记录,再翻看时看到的便是自己。且细品,多少会有收获。

读过一秋一冬的书,一场交流,一席诗会,我仿若看见文学,她就背向所有的灯火阑珊向我走来,走出空芜与暗淡,走进我全部的固执与大胆。

前些日子看到一首诗,感触颇深。

“近处,看见他提着灯在走

稍远一点

看到灯提着他在走

再远,只看见灯

独自在夜色中走了……”

我想,我与阅读的关系也是如此,起初是我去阅读,后来阅读引导着我为人处世,再接着,阅读与我是一体,只有灵魂继续探索。

有人,有书,灯火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