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文墨】李斯璇:课题微论文

论游牧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传承的乐观

 

——探究在现代化背景下,旅游业对东北游牧民族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弘吉剌部为例)

2018年7月15日下午4时许,小组成员对弘吉剌部一牧民进行访问,对于大家关心的“旅游业是否会对少数民族文化有冲击”这一问题,该牧民否定得十分坚定。

原因如下。

首先,东北地处寒冷,旅游旺季为七、八月,而除去这两个月,其他时节几乎没有游客(冬天会有游客来哈尔滨看冰雕,但对东北游牧民族几乎够不成影响)。因此便决定了旅游业最多只能当做副业发展,而畜牧业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第二,政府的扶持与帮助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具有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因此,政府在注意到游牧民族文化式微的同时,也会尽量去保护与传扬。政府只会在文化中加东西,而不会减东西。

最后,是文化本身具有万钧之力。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生存根基的民族,而据可考文献记载,游牧民族自公元八世纪以来一直存在,这就说明了今天仍然存在的游牧民族是历经世事变迁的具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语言,小孩的确是在外地读书,但不会想也不可能忘记从小收到的潜移默化的本民族的教育。

由此可见,牧民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乐观的, 而这种乐观有道理吗?什么导致了他们这种乐观?

以下摘录一些采访记录:

①对于水泥制造的蒙古包:现在这个社会,条件越来越好,肯定会不断地改进。慢慢改变,因为游客的需求。建了大包给游客,可是自己住小包。

②对于智能手机:从先进地方学到东西。

③对于现在生活:越来越幸福了(但是指经济生活,而不是本身文化生活)。

④最关心的事:牛羊的价格。

⑤对于生活节奏:必须快,否则跟不上社会。

⑥希望孩子能去大城市生活。

牧民——或许许多牧民都是这样——将内心信仰与生活方式隔绝开来,他们认为自己信仰不变,血脉不变,现代化对本民族便没有影响,却殊不知生活方式早已经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因此,这种乐观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