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赵心怡||读《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此人,我在收到这本书前是未曾听说过的,却不知道在每本人教版教材的附页上,都印有他的名字。这人不算是地方上不知名的小作家,恰有趣的是,他似乎曾在(或正在)政府宣传机关任高官要职。我固有的思想告诉我,在现代社会,跟官名利禄沾边的作家,笔下是不会有太好的文字的。

然而当我走进书本,却发现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梁衡的散文,朴实中带着点文人的典雅气息。篇幅大都短小精悍,却字字珠玑,积蓄了仿佛要破空而出的力量,但也能恰到好处地收势,请看:

“遥望云门,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傲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

这是《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中结尾的描写和议论,其语言之精辟,自不用多说。梁衡的高明之处可能就在于,他基本抛却了许多文人喜好故弄玄虚的习气,追求语言自然之美,尽力传递给我们来自人、来自社会的最真切的力量。我前日在读周国平,一方面赞同他的一些思考,一方面对他造作的论调深不以为然。而梁衡不太一样,虽然不是专职作家出身,却又有着比较深厚的阅读储蓄和文字功底(这里顺便提一下,作者在他对阅读经历的自述中说,他的阅读方式是人人经历过的最普遍的,我认为还是包含自谦的成分在里边)。由于职业原因,他四处奔走,四处感受风物情趣,在《追寻那遥远的美丽》中,作者以叙写词曲作家王洛宾的经历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美的精神内涵。其中美极的文字不知凡几,这里不作太多引用了,摘录几句心爱的: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他这样感慨。

“这一切都被洇浸得如水彩,如倒影,如童年记忆中的炊烟,如黄昏古寺里的钟声。我不能满足这种朦胧的意境,身体前倾,头贴车窗,想努力捕捉到它,看清它的纹路、肌理。”他这样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这样的文字,我如何不深深地喜爱呢?这是最美的自然图景,最真的心灵之声。《忽又重听<走西口>》中,我还记得作者友人的歌词中有一句,将“泪蛋蛋”比作哥哥“心上的油”。这比喻我乍看简直要笑出声来,真是莫名其妙。但细想那种北方汉子的热情爽朗,以及他们对心爱姑娘热烈的感情,又觉得不能够再自然了。可以说,作者将世间真美,人间真情描摹地淋漓尽致了。在一些文章中,也不乏他对一些人性浮躁,应给予批判的地方的思考,如《九台山悟佛》《到处都伸出乞讨的手》等。

最后是些带有比较丰富的个人感情的几点闲话。周总理一直是我最敬爱的历史人物,没有人能评得上“其中之一”了。我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泪水常常盈满了眼眶,这是毫不夸张的。我读到李清照在听到同为女子的孙氏说出“才藻非女子事”时心如死灰的情状,不禁跨越历史长河,随着她悲戚伤神,竟辗转难眠了。或许是我太多愁善感,也或许是作者的文字太过真诚,但我宁愿相信是他“煽动”情绪的功夫比较高超。纵观全书,文字是非常打动人心的。但理智的说,可能主要还是更适合高中生阅读一些,比起名篇经典尚有差距。梁衡此人的思想认识层面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宜太过苛求了(至少我认为他对《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分析,仅用“性欲”和“审美”两词下了定论,多少还是有些片面和局限的)。但最终来讲,这本书带给了我来自语言情感之美的启发,它本身的思想价值也是必须推崇的。在这一点上,他或可被我敬称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