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易涵||读《渴望生活》

Dear van Gogh
――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我曾经并不理解他。
他是最具有戏剧性的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一画万金。他兼具疯狂热烈与冷静忧伤。他像一团火,又如一个恒久的谜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我想此前我正如匆匆而过的过客行人,不过散淡一瞥,就为那团烈火下了烟尘缭乱的定义。而自书中细细观来他跌宕的一生,我也只余一声轻叹。
那不是我会去拥有的生活――事实上,那也绝非一个为世俗认可的生命。梵高的心灵及其所指导的行为向来就与他人为异,既不切合时世,亦悖于家族亘久的传统。他过于激烈,富于幻想,似乎从来没有真正长大,
从海牙到巴黎,从乡村到城市。他永是不合时宜,为人厌弃。
一生中,梵高都是一个孤独者。唯一与他心意相通的,只有弟弟提奥。
我不知对提奥而言,有这样一个哥哥是幸抑或不幸。梵高无疑是他沉重的经济负担之一,更何况,他还常常要安抚宽慰哥哥那天才却偏执的心灵。
提奥是无疑一个奉献者。他供给着哥哥的生活,又为他的理想事业提供保护与支持。他斡旋着梵高与世俗微弱的联系,从世俗里取得金钱,从天才中施与善意。自始至终,他一身光明。
“他们活时相亲相爱,死后也不分离。”
几经周折,梵高抛弃了家族流传的画商生意,又被伪善的教会所拒绝。而当他终于拿起画笔,他就知道此生再不会放下。他拥有极其丰沛热烈的感情,可他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所有来自爱情的激情,或许都不如一个挥洒油彩的漫长午后。
他涂抹掉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夏天。一路爱恨痴缠,颠倒磨折,最后的归途,是宛如宿命所结的阿尔。
阿尔的阳光燃烧了他的画布与生命,却未能温暖他脆弱敏感的心。超越幻想的才华付出的代价是灵魂。在生命的末尾,他将灵魂殆尽,也干涸了自己,于是他那偏异的精神彻底崩碎。麦田群鸦下,他举枪,任子弹挟着风中的麦香呼啸而至,穿透头颅,打破他用混乱构造出的脑中的世界。
夏天终于过去。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于是有了那幅绝美梦幻的《星月夜》。
刘慈欣在三体里说:星月夜其实是太阳系被二维化的图像。
――“程心脑海中那幅画的记忆,与眼前的二维太阳系几乎完美地重叠在一起。太空中充满了巨大的星体,这星体所占的面积甚至大于它们之间空间的面积,但星体的巨大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实在感,它们像是时空的旋涡。宇宙中,空间的每一处微小的部分都在惊惧和疯狂中流动着、翻滚着、颤抖着,像燃烧的火焰,却只散发出酷寒。”
我不知道梵高是否在生命最后的疯狂岁月中预测到了星星的陨落,透过无垠夜空看到了他所爱过的世界的最后的归宿,但我想,他必定在星空下预料了自己的死亡。
“我不想再等了,死亡就像星河,垂暮只不过是在去星空的路上徜徉漫步。”
梵高想必最终含笑,死于星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