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成咏恩‖读《人人皆可为国王》

浅谈《人人皆可为国王》

读书前,我特意的翻了几篇社里其他同学的读后感,也把书前书后对于此书的介绍略带的看了一看。最后,我得出“这是一部不同于温和闲适为基调的散文集”的结论。再以多人的介绍,这部散文集似乎与“大”这个字分不开。

于是,我似懂非懂般地翻开了书。

正如书前复旦大学附中老师李郦的评价“中国散文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写作练字铸句,注重谋篇开局的‘经营派’。而本书作者梁衡正是属于‘经营派’的。”

初读梁衡的散文,与我印象中散文的样子确实大相径庭了。印象中的散文总如《荷塘月色》,《背影》之类,以圆润清丽的语言,总是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巧妙地包藏其中,不是细心咂磨,不能得其中之味。而这本散文集,扑面而来的不是花草清香,闲花细雨,倒是像海浪,一层一层拍打过来,携带着从大海深处积蓄的能量。

这能量,便是来源于梁衡多年的知识储备,长期的游走四方。晓古今,知天下,也不忘行万里路。

我尝试着在一边读的过程中,也琢磨出他写散文的特点。《二死其身彭德怀》中开头便将彭德怀与开国功臣、名族英雄韩信、岳飞;与敢说真话、为名请命的魏徵、海瑞作对比,文中又多次提到其与今林彪、毛泽东对同件事的不同行为,结尾更将其与一长串冒死也说真话的忠诚名单排成一列。

再如之后的周恩来,以其不留骨灰与流传下著名墓志的柳宗元、诸葛亮祠、明代张溥、马克思等人作比;再之后,《觅渡,觅渡,渡何处》中的瞿秋白与梁秋实;《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中的林则徐与韩愈;《把栏杆拍遍》中的辛弃疾与陶渊明、白居易……随手一翻,满篇“他同……而比较”之类的词句,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行文特点之一吧:对比中行文,彰显出人物独有的性格特点。这样,文章似散而神不散,更具说服力的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人物的独特看法,却也不觉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也正是这些出镜率极高的对比式行文,让我不觉梁衡是那些有过分的个人崇拜的作家,以理性评判一个人,好既好,事实如此便如此。如韩愈,他既是《读韩愈》中既善作书文又关心天下苍生,便一片江山尽姓韩的实干家,也是《最后一位戴罪功臣》中被发配南海,“第一件事就是向皇帝上一篇谢恩表,不关心中服不服,嘴上先要讨个好”的代罪臣。书中没有评价这封谢恩表递得好不好,只坦言林则徐的做法是“获咎之由,实与寻常迥异”“此事定须终止,不可赎呈”,并赞扬他的翰墨淋漓,正气凛然。经过作者不同的角度的描写,我觉得这些被夸得如神仙一遍的名人们确也是血肉之躯的一般人,不是对所有事情都表现出最高尚、最道德的行为,而我们读者,则必要地是学其精华,学其特有的过人之处。通读本书,这样的例子也还有很多。

再者谈其大。梁衡的散文越读越让我五体投地。他行文喜欢大量的引经论点,更爱在旅行中“找到”一个人。他的行文,更像是“绣口一吐”,便是一篇好文章。说他爱在旅行,在故居中找到故人,也是有所依据。常州城的瞿秋白纪念馆,惠远城寻觅林公的踪迹,山东青城凭吊范仲淹,闽北打听柳永潮州的韩公祠,成都的武侯祠……这些列举不完的足迹也可见一斑了。另外,梁衡于我们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从“大家与小家”谈起,又涉及到“无处不在的美”,“行走中的思索”,“关于人的联想”,在探究他行文的特点之外,我也在身心上获得了一次大的洗礼罢。

想用书最后一页同样是复旦大学附中老师李郦的评价作结。.

“梁衡的散文追求的是‘大事、大情、大理’的大境界。这样的一种‘大’,是题材的‘大’、视野的‘大’、胸怀的‘大’。为文更是为人,只有‘大气’的人オ能写出‘大气’的文章,只有‘大气’的文章オ能培和造就‘大气’的人。这就是文章大家梁衡给我们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