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付梓垚||《追风筝的人》

早在小学的时候就读过《追风筝的人》。早在小升初就写过它的读后感。初中再写。如今再写。

小时候听说什么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有不同感受,总是不信的。如今,初看见蒋捷《虞美人·听雨》就爱不释手,抛却词人一贯的造语奇巧以外,我想我定是能隐约领会了其间的一点意味吧。(尽管事实证明我几乎没有意识到词人的重点。。)

小学时,自然是被书中情节感动得情不能自已。阿米尔与哈桑之间坚如磐石而又如履薄冰的情感,阿米尔令人震惊的终极背叛,对哈桑的不公正的极度残忍,以及最终的救赎。那个时候,我读到的是友谊。友谊。被建立的、无从破坏的友谊,被鄙夷的、不被承认的友谊,被抛弃的、被不舍的友谊,被挽回的、无法被挽回的友谊。当然,那个时候只是被感动,万万是没有如今写出来的那般清晰而又深切。那个时候的感动是盲目的情感。

初中时,仍是感动。那时我不再单纯被两人友谊所感动了。我发现了更多东西。——我发现了书与人之间一种奇妙的联系。那段时间我深陷自我的忧郁无法自拔。我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当我忧伤无法自拔时,我便一遍一遍地读着这个残忍的故事,通过沉浸在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方式让自己的痛苦得到缓解——亦或是麻醉?于是我便得以在自己的悲伤中苟活。我写道,我终于发现阿米尔做的事情是什么了。他深陷愧疚与对自己懦弱的愤怒中日夜难安,终于一个惊天秘密让他惊醒,他选择了直面自己内心,完成了救赎。我明白我也该走出来了。我们内心的阴暗与恐惧不是用来回避的。最大的恐惧来源于自己。救赎才是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当然,当时具体怎么写的、什么感受等等在这里再不可能精确复原了。大致如此吧。)直到如今,我仍保有这样的习惯——烦躁而又无处可泄时便会想找一本悲伤的书(有时候这个对象不再是本书,但书永远是最好的、副作用最小的)能让自己沉浸其中(事实上这是很常见的调节情绪的方式不是吗?)。

如今,再读。这么多年过去了,再读时,竟又有了另一番面貌。这一次,阿米尔的爸爸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爸爸,爸爸。爸爸贯穿了阿米尔的生活与记忆。然而,小阿米尔的眼中,对爸爸的印象并非愉快的。冷漠的爸爸,强硬的爸爸,对阿米尔的懦弱难以置信的爸爸,如同父亲般爱着哈桑的爸爸,精于生意、富裕、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的爸爸…文中有一句话抓住了我久久不放手:“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我对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统流出我的身体。 ”就是这样。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若爱他,必定也会恨他。”

可是,阿富汗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之后。爸爸带着阿米尔逃亡美国,在美国开始新生活。爸爸站出来向试图猥亵妇女的俄国士兵不屈地对抗;爸爸拒绝要政府的救济金;爸爸因为赊账时被索要身份证而在美国居住地的小商店愤怒地争吵;爸爸拒绝接受俄国大夫的治疗(“有时我认为,爸爸惟一像爱他妻子那样爱着的,是阿富汗,他的故国。”);爸爸查出绝症后拒绝治疗,并命令阿米尔守口如瓶…爸爸就是这样。永远正直、勇敢、爱国,鄙视迂腐、犯罪、懦弱、怜悯。塔赫里将军以及一批以他们为代表的阿富汗人和他一样,保留着以往在阿富汗的习惯,竭力维持着以往的尊严与在生活方式。苦难中仍然挺立。

然而,那些都不再是我所感兴趣的。

爸爸曾对阿米尔说,“白沙瓦对我来说是好地方,但对你来说不是。……再说,我又不是为了自己才让我们两个来到这里的,你知道吗?”美国的爸爸和阿富汗的爸爸不再一样。因为在这里,阿米尔长大了,而岁月和为新生活的拼搏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甚至致命的痕迹,曾经的一切也随着战火在故土灰飞烟灭,他只剩下阿米尔,他必须和阿米尔走近。这里,爸爸对阿米尔的爱终于显现出来。

而之后,爸爸去世后,拉辛汗出现了。他告诉了阿米尔惊人的真相。原来哈桑是爸爸的私生子。爸爸所犯下的错误,让他在愧疚之中做出了真正的善行。

从爸爸对妈妈的爱,我们可以想见爸爸曾经的热情。而到他对阿米尔的冷漠,对阿米尔懦弱的鄙夷,对慈善的热衷。一个人要经受多么巨大的痛苦,下多么大的决心,内心要多么强大,才能为了心中的痛苦,而改变自己的性格与态度,拒绝自己爱的人,摆出一副冷漠的面孔。读了这么多遍,我终于才意识到这一点。以前看电视、小说,或是从道听途说而来,说一个人因为什么事情,从此一蹶不振、精神抑郁之类之类。以前以为只是司空见惯、不足为说。然而当真正试图改变自己时,却如此的艰难。那是一种深切的决绝,与自己分道扬镳,将外表重饰,把孤独和自我留在内心的最黑暗处。当然,这对爱的深切或是痛苦真正深切的人来说,不足为提。这只是背负一切生存下去的一点小小的代价。

于此便想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见证了人性最黑暗处之后,阿米尔给他带来了新生活的希望,却又食言,将这希望生生毁灭。自杀未遂后,索拉博失去了对生活一切的兴趣。他终日无言,用死寂的无神的双眸和沉默面对这个世界。他拒绝信任这个世界。

同样的方式,不同的原因。因为自己内心的心魔,改变了自己外在的一切。这是深切的痛苦使然,这是终极的脆弱,也是终极勇敢的选择。(我常想,人们说自杀者想不开,内心不够强大。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人,正是因为想开了,内心强大才做出的这样的选择。)我想,这道理大概和皈依佛教相当吧?只不过后者是信仰给予的放弃一切的勇气,而前者是自己的选择。

这是我读到的。真正的情感。真正的痛苦。它们或是成就伟大,或是导致灾难。但这一切,都是人们做出的最勇敢、决绝的选择。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