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胡博凯‖读《人人皆可为国王》

     解剖人性解剖认知

 “人”字虽然只有两笔, 却难得用两句话讲完。寒冷冬日的早自习,却被阅读本书的热情所缠绕而温暖洋溢内心。正如作者自己所言的阅读境界般,梁先生并未停留在信息、激情、娱乐的广义上的浅层阅读,而是进入到了知识思想、审美的维持高级、深层的精神需求。专职新闻写作,公文写作的梁先生针对现实并剖析社会的深度实是令人感叹。

 政治人物类散文乃作者之 正业工作,同时历经“文死谏,武死战”的彭德怀,惊人之大无大有与让而利天下”的周恩来、“十分才干一件事”的瞿秋白;再穿越时空描写林则徐、韩愈、范仲淹之兴利除害……通过事例,无一不表达了自己独特而又深刻的观点。

但我这里便想着重提到书中各花一大篇幅描写的两位女性人物--李清照和居里夫人,两人在年轻时,都是有着如花似玉、倾国倾城的相貌,而到老--李被家国“愁”充作的枯壳颜,居里则被辐射灼烧皮肤。

倘若当初宋王朝不动乱。尼古拉·特斯拉的实验室不被炸毁呢?是否李就会一直作为那个无忧无虑的女孩而居里也以能貌美风流一世呢?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李也许用尽一生将著作《金石录》完成,居里也会一生献身与科学即使可能不会名垂青史……
在此,我又不由得想到了林徽因等能在历史自文留下自己一笔的人,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竟然认为“女人是未完成男人”。古往今来,无论世界哪个角落,女人似乎都要低男人一等,可仍旧出现了一批同她们一般的人物留在了我们记忆中一倘若这个世界不曾看低女性,人类现在的思想精神文化发展,又会到达一个怎样的高度?
山水散文——行走中的思索乃作者早期作品风格。 在《到处都伸出乞讨的手》与《在美国说钱》两文中介绍了印度与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乞讨”方式,印度的近乎到了“抢”的地步,而美国则是先得到对方的服务后给予小费,钱执行的则是一种权利。在印度,讨钱成为一种风气、一种行业——当用来贩卖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良心时,这又该是多么悲哀!
就如作者所言:“大凡给予有两种,一是对对方付出劳动的补偿,是平等的交换;二是对对方的爱或怜,是愉快的奉献或捐助。当对方既无付出劳动,又无可爱可怜之处时,你无端地付出倒是对自己自尊心的践踏了。”
我也曾在网络看过用膝盖假装顶撞乞讨的盲人时其做出向后倒的应激反应的视频。这个世界,有太多黑暗我们未能发现,但艺术之花,永是光明。
人与石头厮磨之艺术,重听《走西口》与遍游青海湖之音乐美,世界又何尝不是美好的?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环,如果幸福不在路上,那就一定在路的尽头。
要有最朴素的梦想生活,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