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赵心怡||读《人类征服的故事》

我真的不是一个喜欢看历史长篇巨著的读者,就算是外界好评如潮的野史我也不愿一看。但是我又十分喜欢历史,这似乎是个巨大的矛盾。所以我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人类的故事》。

这个标题更让我不喜欢了——我总认为大凡历史著作,必先选择一个小切入口。而这个标题就和《全球通史》的毛病一样,太大了,就感觉作者把自己的视角放得极高一般,而这是相当一部分学者的通病。而且我这样看下去,整本书几乎就只是在讲欧洲史,今天这个国家打了那个国家,明天这个伊丽莎白女王和别的国家的女王又斗来斗去,虽然语言的确幽默,但在我来说却不能惹出些奇趣来。不过好在,房龙的口吻毕竟还算亲切,他就是一个对着青少年讲故事的人。在许多地方对于历史学的态度也很让我有好感,比如说在描写拿破仑时代时,他最后的总结竟然不是一贯的套路,分析拿破仑此人是多么的英伟神武,或者从辩证的角度去看他,而是叫我们比起看千千万万叙写拿破仑英雄事迹的书,更应当去聆听拿破仑的两个仇敌创作的曲目。我对这段话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到这里我大约已经get到房龙作为真正区别于其他历史学家的学问态度。

我们再回到历史本身。我在上文说自己喜欢历史,这话一点不假,我怀疑基本上是由于中学老师的启蒙。有人说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其实我认为是有些片面的。历史是立体的,这是其一。其二,我认为真正有魅力的可能不是历史本身,而是造就历史的人背后的人心。我们从《人类的故事》里看到了个性迥异的人物。对于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解读这些人兴许会让他们十分兴奋。这些人早就化为白骨,只是名字还活在植物残骸制成的纸张的表面,却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且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已经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了。另外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是萦绕着房龙写的整个的历史里的。包括宗教——例子举不胜举了,几大教派的诞生、中世纪的教皇、宗教改革……以及可能是我们中国人唯一露了一次脸的关于孔子的一章,都是思想。到近代,平民百姓甚至是奴隶关于人权的斗争也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我常常想,人类历史的本质追求到底是什么,总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不过也对,自己也是个小卒。关于这些,我可能也只能用房龙在书末尾的那句话陈述我的观点了:“历史是生者创造的,死者管不了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