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威扬||读《米格尔街》

生命是一团缤纷的焰火

米格尔街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市井社会的缩影。现实里或许还找不到这条街——如果它只是作者用以追忆往日时光时虚构出来的一个载体。

这是一条贫困脏乱的街道,街上有着各色人等,疯子,诗人,智者,弱者,陷于爱恨情仇的女人……他们的生活与年少的主人公的生活甚至有交错过的轨迹。街道很小,容纳的东西却很多,它容纳着每一个家庭的争吵、每一辆破旧的汽车、每一个屋顶的烟火、也容纳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街道上的每个窗户的故事都依附着它,渐渐街道成为一段记忆……

每一个街道,都是城市的一段缩影。就像是“我”最终离开了米格尔街一样,渐行渐远的乡关不知何处,那条小小街道就随着童年的淡去撒在风里了。很多人的生命里会出现一条街道,街上有他们的朋友和童年,有他们的乐事和憾事。他们或许想过逃离,最终还是会时常惦念。

就像苏童经常提到的香椿树街,是充满江南气息的地方,沉默古典却又压抑颓废,记载着那些晦暗的南方往事。对那些街道来说,他们是常驻者,也可能只是过客。而熟悉的街道和童年时光,是多少人终将告别的。

生活是琐碎的,也不乏幽默。社会底层小人物们自有其庸俗卑劣,也有各自辛酸。当善恶美丑同时聚集在米格尔街这一个小空间里,倒也相安无事。初读这本书,大部分人只感到它的琐碎无聊乃至粗俗,仔细看才会发现书里写的事儿很容易让人笑中带泪地读完。

在米格尔街中,有一名焰火师,为了逗笑他人总是想方设法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或许确实如此,作为一名焰火师,让他人欢笑的确是其职业本能之一。但是这名焰火师却并没有被他人接受,甚至在庆典时也没有人找他去放焰火。他为了让自己能够被接受,也为了他人嘴边那一抹笑容,在家中做起了焰火实验。这一实验也却是赢得了一些欢笑——在焰火师的家中冒出各色的烟雾和爆炸声的时候。但是终究,还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焰火师。于是,或许是意外,一天,焰火师的家中起火了。米格尔街因此而看到了他们一生中最壮丽的焰火,但是焰火师却因纵火之名再也没有出现在米格尔街。

没错,焰火师创造了惊世骇俗的焰火,无论是否是一次意外,这都毋庸置疑。但这是一个令人欢快的喜剧吗?我相信当人们看到这篇故事时,是怎么也无法欢快起来的。

纵观焰火师的一生,虽然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欢笑,但是这些欢笑却并不属于他。或许从来没有人能够对焰火师露出一个友善的,发自内心的微笑而不是一个由感官刺激而引起的嘲笑。或许,焰火师的确希望博得他人的一笑,但是这种病态的笑,是否真的能够让焰火师感到自己被重视?或许,就焰火师本身来说,答案是显然的。但是,若是如此,为何焰火师要选择焰火师这一职业,而不是作为一个小丑?

或许是因为,小丑博得他人欢笑的手段,是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滑稽;而一个焰火师,则是让生活充满令人震撼的光彩。

也就是说,焰火师的心中,还残存着一片绚丽的火光。

我们可以想象,当初这名焰火师是怀揣着如何的幻想,将他的第一支焰火装满火药。但是在米格尔街,在这世界上,没有人需要看他的烟花。于是,这种原来美好的幻想,变成了压抑的病态。滑稽的举动,也仅仅是幻想的被扭曲的体现。这绝对是一种悲剧。当一个人的理想被现实抹杀,对于那个人来说,是没有更为可怕的下场的了。这相当于将一个人的所有社会支持都一根根切断,最终在腥红的现实中,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躺着,无助地看着与自己无关的世界。

而这,便造就了一个被称为疯子的群体。

在那之后,当初那焰火师的幻想造就了焰火师的疯狂。正是那残存的一丝幻想,焰火师决定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光彩。文中并没有详述焰火师是如何为创造那最震撼的焰火而努力的,只是以一次次爆炸声来掩盖那之下的艰辛。爆炸给米格尔街带去的是欢笑,但是给我们带来的,却不是。

最终的那一次意外的表演,终于展现了焰火师的幻想。但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次意外。米格尔街的人看到了从未目睹过的绚丽焰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焰火师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若不是意外,焰火师还将继续研究他的焰火。但是即便焰火师最终完成了他的焰火,最终米格尔街的人也不会因此而称赞焰火师,至少长期来说不是的。米格尔街就像是一个粗糙的花岗岩拼凑而成的看台,没有人会愿意坐在上面观看,只因那看台过于寒冷,过于寒酸;而能够坐在上面的人,却都又无法看懂。

但是最终,那一次意外的焰火还是最终牵动了米格尔街人的神经,为焰火师感到一丝悲哀。或许就是这样,焰火师的生命,至少在他看来,真正变得有了一丝光彩。他证明了他的焰火,将幻想推上了夜空。不过,无论如何,这也并非是一次喜剧的证明。但是对焰火师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不论焰火师想要证明自己,还是给他人带去欢乐,在那一瞬间,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

遗憾的是,焰火师最终还是没能知道米格尔街的人曾经为他而感到怜悯。

生命是一团缤纷的焰火,但是这团焰火,有时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欣赏。

打动我的不是宇宙人生,而是普通人物的小生活

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

“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

不用说你也会知道,我会喜欢《布莱克 ·沃兹沃斯》 。这是关于一个男孩和一个流浪诗人之间的纯真友谊的故事,读起来却让人倍觉悲伤。 沃兹沃斯先生,是一名诗人,一名潦倒的诗人,并且相信“我”也是个诗人。沃兹沃斯先生告诉了“我”那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也许是想给“我”传达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他在临死前,想要“我”理解生老病死都是每个人注定要经历的。

“我”哭了,像个诗人一样,看见什么都想哭。这一刻,“我”才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失去自己珍惜事物的难过。

他说:“我给你讲完这个故事,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么?”

我点点头。

他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一个关于少年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你还记得吗?那不是真事,是我编出来的。还有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最好笑的事情?”

他的声音中断了。

我离开了小房子,跑回家,大哭了一场。像诗人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哭。

一年以后,我又来到阿尔贝托街,可是再也看不到那栋小房子了。倒不是它突然消失了,可是也和消失差不多。它被人们强拆掉了。

一幢两层楼房代替了它。芒果树、可可树还有李子树也被人砍伐了,留下一片水泥砖地。

一切都好像表明,沃兹沃斯从来没有到过这个世界。


I left the house and ran home crying, like a poet, for everything I saw.

米格尔街的每个人,初一看总让我们讶于行为的怪诞或暴躁,思想之粗野或封闭,抉择之压抑或悲哀。在这样封闭落后的环境,米格尔街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找到那件伪装自己的外衣—-疯子和比佛是一类人,花炮师和博勒是一类人,木匠和埃多斯是一类人,诗人和哈特是一类人,要么找不到信仰,要么找到了也不再敬畏,要么欺骗自己已然实现,要么最后放弃了信仰也欺骗了别人。

他们深陷在卑微的生活里,是一群无力改变命运的小人物。爱情破灭、青春凋残、才华消散、梦想陷落,小人物的人生自有他们的逻辑和故事。奈保尔的笔下带有三分嘲谑,笑他们的愚昧、狂妄、狡黠、做作、无能、懦弱;更有五分温情,理解他们人性中的弱点,眷恋他们的天真善良,怜悯他们受命运拨弄的无奈;还有两分羡慕,羡慕他们坚忍地在这个世上活着,对各种不可理喻的梦想,有着分外的执着。

然而到这里,米格尔街又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意外的熟悉,街上的每一块砖,空气里泥土的气息都会让我们觉得亲近。文学是现实的影子,有些角色让我们如鲠在喉,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又找回了这样令人压抑的影子。我们就活在真实的“米格尔街”上,我们越能理解米格尔街的这种卑微,就知道这种卑微到扭曲是必然的,也如我们也是这米格尔街的一部分,你是鲍嘉,我是哈特,如此而已。

历史的池塘里,蛙群每晚都在不停地鸣叫,每种蛙鸣都代表在宣称自己的存在,久而久之蛙群中有一个规律洪亮的声音占据了主导,它让人渐渐忽略了其他声音,没有跟上主旋律的蛙鸣就成为池塘的噪声。这些噪声就是历史的边缘,以多印度、非洲为代表的殖民土地,以及它的人民,就主题鲜明地浓缩在这条米格尔街上,浓缩在奈保尔的笔下,也鲜活赤裸遍体佝偻地活在这个池塘的边缘。

他们的生活是暗淡的,但灵魂是透着光亮的。


所谓生活就是:眼泪往下咽,嘴角向上扬

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班上一位同学分享的一部国产优质纪录片《生活万岁》。

在米格尔街里,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在《生活万岁》里,相比你的焦虑,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15个小人物的生存现状,直视你的眼睛的描述手法,直戳你的心窝。他们分散在全国的各个城市,生活没有任何的交集,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正在经历生活的困境。

《生活万岁》中的人物非常普通,普通得就像从我们身边擦身而过的路人甲乙丙,为什么要拍他们?因为他们虽然正经历困境,却也在努力前行。

“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可以拍的,”导演任长箴直言,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并不容易,“他内心是要有信念的,他在给自己疗伤,他在给自己关怀,这样的人才是入选的人。”

布莱士•帕斯卡有句名言,“我只能赞许那些一边哭泣一边追求着的人。”在失意受挫的时候,能够感恩生命的奇迹,这是人类拥有的渺小而坚定的力量。

米格尔街上的大部分人开始向命运妥协,也有人开始选择离开。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几乎是大部分人的写照。 曾经叫嚣着要过不一样的生活,最后我们还是在现实的漩涡里过着渐渐枯萎的生活。不再寻求不一样的人生,而是本能的生活着,兴高采烈的活着,想用这表面的欢愉来掩盖了本质生活中的空洞无趣。

有的人永久留在米格尔街,继续守着他们艰辛的家庭生活和破碎的梦想;也有人选择离开,带着他们对这条街道曾有的疑问和永久的怀想。将来某一天,他们或许会再见到它,或许,再也不见。

哈特说:“所有的人,一旦成年就甩头走了。”。

故事的最后,作者说:“在这三年里我长大了,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我和他们一一告别,快步向飞机走去,我没回头看,只看看前面自己的影子,一个在柏油碎石路面上跳动的小不点。”——“我”将前往英国学习,也必然挥别家人和朋友,以及,曾经的米格尔街。

告别,在这里成了一种仪式。“莫愁前路无知己。”,人的一生,不就是要告别无数的人和地方才能寻觅到更多未知的惊喜吗?

所以,告别米格尔街,是书里最后一个故事,也是充满希望的,更温情的结局。

在米格尔街这条单向街里,留下了谁的烙印,又抹不掉谁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