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李子昱||读《追风筝的人》

在我初中那段闲暇的时光里,我曾经借来《追风筝的人》读过,只记得当时的我痛哭流涕,把这一本书一口气读完了。它不可避免的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在只有两栋六层的楼房围成的小院里,在漫长的没有回忆的生活里,渐渐长大,直到初中背井离乡。

童年都有十分惊人的相似性,你往往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共鸣。《追风筝的人》讲的是一个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我”从小和哈桑一起长大,在后来的一场风筝大赛中,哈桑被当地混混截住,哈桑被痛扁,“我”窝在角落里没敢出手,这件事产生的深远影响超出人的想象,从此哈桑与阿米尔少爷(即主人公)之间产生了一堵隐形墙。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那天之后的三十年,阿米尔再未见过哈桑。后来战争爆发,“我”和父亲潜逃到美国,在美国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我”结婚了,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每天开开心心的,但良心依然受到谴责,到后来“我”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我”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阿富汗满目狼藉,“我”费尽心力,险些送命为了救出哈桑的孩子索拉博。最终将其带回美国抚养。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是这样对阿米尔说的,“我”也这样对索拉博说。童年都有十分惊人的相似性,你往往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共鸣。我院子里的小伙伴,“龙鬼子”,“隐宇形”等等,都是亲密无间,无论做什么都愿意的。童年时小心翼翼,畏惧大人,蔑视周遭,淘气捣蛋。有些人看了书不理解,为什么阿米尔没去帮哈桑也就算了,还亲手栽赃哈桑一家,将其逼走呢?我们或许无法用成年人的思维理解,但这就是小孩,我很能理解,大人的脸色就是孩子世界的颜色,孩子对一些关系,情感的敏感是大人无法想象的。《追风筝的人》对于这一点的把控恰到好处,于是作者能将活生生的童年写出来。

最近我把《追风筝的人》重温了一遍后,却感到了失望,全书有且仅有前一半是精致的,后一半几乎是在胡扯!情节也经不起推敲,阿米尔中年回阿富汗时,请的全职司机把孤儿院院长暴揍了一顿;阿米尔为了救索拉博单刀赴会,冲锋陷阵,被坏蛋捉了起来,发现他们的头头居然是阿米尔儿时的梦魇阿塞夫,阿米尔被阿塞夫打穿了数根肋骨后再也爬不起来了,这时小索拉博奇迹般地掏出了弹弓,射瞎了阿塞夫的狗眼;还有索拉博,他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明明是宁可自杀也不愿进孤儿院的人,却从不肯向“我”,即他的救命恩人敞开心扉,甚至还逃跑。

其实我大概知道,作者写这些剧情,是有自己的用意的,阿米尔必须向索拉博赎罪,他也必须重新面对一切困难不能逃避,但这个情节难以让人满意,明显缺乏想象力,就如同一首旋律极佳,感情充沛的曲子,配上了不甚好的歌词,叫人难以投入感情。

当然,这本书是相当不错,作为一个作家的处女座而言,实属佳作,虽然有一些瑕疵,但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错误,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