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对应了“街头生活作家”这个称号,V.S.奈保尔写出的这本书真是生活气息十分浓重啊!
在未读完全书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小说的主旨。在从小到大的语文教育中,老师们无一例外地指导我:小说一定要反映社会现状,讽刺某种社会或某一类人,或是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思想情感。同时,对于现代许多主旨交代不明的小说,有一个十分切合的时代主题:由于社会的快速进步,作者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于是表现出一种无端的惆怅和迷茫。
好吧,也许“生活”这个主题是难以有什么定论的,人们对它的感触千千万万,可能作者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毕竟,想要对生活进行系统的阐述,未免太过玄乎。它的本貌,就应当是无数个琐碎的故事,其中也不乏狂妄自大的、悲惨结局的、弱小无能的、家庭暴力的。阴暗与光明共存,生活本就处于混沌之中。有人也说,中间的一些情节被戏剧性地放大了,比如打老婆这个细节,频率之高简直和吃饭睡觉打豆豆一样正常了。不过也正常,小说自然会艺术性地处理并讽刺什么,对吧。况且,据我所知,人类社会中这种男尊女卑思想的根深蒂固,使之在真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而至于其它的剧情且简单地谈两点,一是伊莱亚斯的职业生涯,从曾经不在乎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清洁车夫,想当一名医生的有志青年,在多次名落孙山的心灵重创之后,堕落成了一位面对现实的“贵族”,驾起了清洁马车,还承认着:“我真的喜欢现在的工作。”有点可悲,也令人感慨,甚至到了结局我也不知道是喜是悲,喜其生活美满,或是悲其理想破灭。二是告别米格尔街时,“我”踢翻了一壶牛奶。母亲先是落泪,之后飞机延误回家时又笑了,说是迷信吧,很像,也很适合于这条街的风格,可我更愿意理解为“对未来的无知的希冀”。
最后,谈谈我对其主旨的猜测吧。作家不会无端出一本书,更不会无端被评奖,还被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提及。这让我想起昨晚同学问我的一个问题:“人类的诞生,有意义吗?”他说:“如果说这一切都有意义、有文化、有文明、有理性与感性,可一切的源头,却是一个不确定的随机,它于这必然的繁荣昌盛是毫无意义的,不是吗?如果说地球的诞生,生命的孕育,人类的出现均是偶然,那么人一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活在当下。”我思考了一会儿,这样回答他:“是的,万物诞生之初,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类的出现也是,但是,人类会将自己的精神与思想寄托于上,赋予它们一个意义,让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不再虚无,而有意义。并使之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思考,更易于将其吸收或是抽象化。”就像物理学研究理想的模型,数学研究永恒完善的命题,社会学、心理学探究心理活动深层次的运行机构,文学将复杂多样的人物、社会与自然提取成典型精练的抽象形象。而回归到浑融的真实之中,就需要克服层层堡垒。至于无从涉足的未知,它们超出了“人类赋予意义”的范畴,绝对绝对不可能有人类从中窥得一貌,因为每一个人类个体自出生起就存在于“人的思考”中或是“地球生灵的思考”中,他无从避免“眼见为实”的局限定论,受某种思想影响只是或大或小。要么,不曾存在,要么,依旧存在于人类所赋予意义的空间,因为脱离了这个空间的事物,是无意义的,即不存在的。
而《米格尔街》就反抽象之道,回归到了浑融的真实之中,以独特的不受世俗侵蚀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