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李煦旸||读《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总给人一种异样的不真实感。那些奇奇怪怪的人们,那些奇奇怪怪的举动。大脚黑人其实是个懦夫,高贵的父女则爱上了酗酒的醉汉。各种稀奇古怪的生活情节,总有令人忍俊不禁的,也总有莫名让人心酸的。

B.华兹华斯是米格尔街上我最喜欢的人物。这也许是因为他的院子里有棵西班牙港最好的芒果树,而我恰好喜欢吃芒果。他拥有一个诗人的性格:多情,古怪,热衷观察,富有想象。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拥有一个诗人的生活:自由。自由地散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躺在草地上,告诉“我”星星的名字。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诗人,B.华兹华斯编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故事。“往昔是幽深的。”多么美好。B.华兹华斯是《米格尔街》中少有他人评价的人物,整个描写中都是作者的体会。同时,他也使作者首次亲身面对死亡,诗人的死亡,死在幻想的美好中。仿佛真有一个好姑娘,有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作。不朽的逝去带来了感性的开始。“我”在B.华兹华斯死去后成长了,懂得了为任何一件事而哭泣的诗人的感受。

哈特是米格尔街上最神奇的人物,每一章几乎都有他的身影。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推动情节的灵魂角色。乐观豁达,有些天然的小幽默和果断,关键时刻补两把刀子,让情节衔洽自然。但读完哈特的故事,才觉察出他也有他的悲哀。只是乐观的心态始终伴随着他,让他拥有米格尔街精神领袖一般的地位。

“我们排队站在售票处。哈特把我们的人数大声点了一遍之后说:‘一张全票,十二张半票。’

许多人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

卖票的说:‘十二张半票?’

哈特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子,说道:‘十二张半票。’

我们十二个人在哈特的带领下鱼贯入场,到处找空位子,好不热闹。

有人喊道:‘他们都是你的孩子吗,先生?’

哈特微微一笑,让人觉得真有这么回事似的。我们坐下后,他又指着我们大声点了一遍人数。他说:‘我可不想回去后跟你们妈说弄丢了一个,让她寻死寻活的。’”

看下来,《米格尔街》不仅塑造了情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更在隐约处促使了“我”的成长。在B.华兹华斯伟大的诗中成长,在摩根燃放的花炮中成长,在泰特斯.霍伊特的课堂中成长,在巴库汽车挺杆的响声中成长。直到三年后哈特出狱回来,我成年了,真正长大了。回望童年的街道,还有那些个熟悉的人物,其实也不过如此了。“我和他们一一告别,快步向飞机走去。我没有回头看,只看着前面自己的影子,一个在柏油碎石路面上跳动着的小不点”。

所有的成长都是进行时,只是在新旧阶段的交界口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但无论是由旧到新,亦或是暂居旧时,我们在阳光下,始终都只是“在路面上跳动着的小不点”。生活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