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李鹏辉||读《谢尔基神父》

一天晚自习,我被另一位文学爱好者问了个有意思的问题:俄国文学究竟出色在哪了?他说他去读契诃夫,多了就发现情节发展基本如出一辙。作为《套中人》全书批注过的读者,我以“契诃夫的作品同时期作品的确有点套路化,但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反驳。我更进一步指出,“契诃夫作品的套路化是囿于题材限制的无奈之举。并且俄国文学的核心素材就是讽刺现实,它把现实主义发展到了一种巅峰,这就够了,比如前面的普希金,往后走就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屠格涅夫——虽然读《猎人笔记》总有着读《瓦尔登湖》之感,再往后走就是契诃夫、托尔斯泰,高尔基也可以算到这里面来,如果还往后看,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也能被拉进这个队伍,当然这里面最厉害的两人无疑是托尔斯泰与契诃夫,尤其是前者。”

奠定托尔斯泰无与伦比的大师地位的,自然是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三件套,都被反复讲烂掉的,但《谢尔基神父》一书介绍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托尔斯泰。相较于契诃夫的短篇,托尔斯泰的短篇篇幅似乎并不“短”,但看上去却感觉很短,仿佛是流水般顺畅,这种痛快的感觉是读《猎人笔记》绝对体验不到的。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并不重视情节精巧,而是工于缓慢的铺陈叙述及一环套一环的议论,这与契诃夫有很大不同。这也决定了欣赏托尔斯泰需要煽动性的激情与辩证性的理性。其实每一篇都有讨论的价值,但我只挑三篇来谈谈,一篇是早期作品《卢塞恩》,另两篇是晚期作品《克鲁采奏鸣曲》与同名小说《谢尔基神父》,从对比中我们能清楚看到托尔斯泰思想中的转变与不变。

《卢塞恩》全文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将近结尾处的连续十个问句,其中还包含进七个反问句,将全文情绪推向高潮,结尾处的辩证态度又将文章的哲理性推向深处,读者的思维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具体到思想内涵,《卢塞恩》一篇也是与众不同,年轻气盛的思想青年托尔斯泰在激烈的文字中激烈地诘问了当代文明的何文明之有,对所谓的“自由”之论断大加批判与嘲讽,最后又以自嘲的形式留下个耐人寻味的双面结局,这番话到底是不是反话,见仁见智。《卢塞恩》同《阿尔培特》,是这九篇小说中对当今社会借鉴意义最大的,因为它们讨论的对象直接触及了人性的表面与深处、虚伪与真实,这是青年热血的思索的宣泄,也是具有普适性的质询与警钟。

尽管没有标明时间,我们仍然可以确定《克鲁采奏鸣曲》与《谢尔基神父》是托翁晚期作品,因为里面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与禁欲主义。在看《谢尔基神父》之前,我在图书馆的一本《意林》上看到篇专门写托尔斯泰的浪荡生活的文章,所以有了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两篇文章是有洗白之嫌的,最后才发现其实是一种悔过。托尔斯泰将这种悔过之心转移到对基督教的虔诚之中,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救赎。这种虔诚的信念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先不论里面宣扬的思想放在当下是否仍有教益——潜台词就是这种思想放在当下未必有多少用处。在大谈人权与自由的时代,这种道德约束的确苍白乏力,更何况托翁侃侃而谈的有些逻辑的确站不住脚,要是落到诸如鲁迅这样的烈笔杆手里,怕是早被批驳的体无完肤了。但我们站在一百多年——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百年——之后来批判禁欲,用现代人的自由思维,去衡量传统人的克己思想,却总是有种马后炮的自作聪明。

《谢尔基神父》虽然流露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这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仍然不妨碍我们对托尔斯泰进行一次全新的近距离接触,在长篇三部曲之后,看到一个更锐利也更激动的托尔斯泰。伟人之所以为伟人,就在于他敢于表达自我,这种自我既是小我,更是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