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梁肖伊||读《渴望生活》

梵高是自杀而死的,可这本书的名字却是《渴望生活》。

一直以来,对于梵高,我所知道的就是他是个疯子,尽管他有着绝佳的艺术才华。可是正如我认识的梵高只是一个疯子一样,我从来不曾理解过他的画作。不懂他平生,不懂他投进创作的一腔孤勇,不懂他对绘画疯狂的热爱。也正因这些“不懂”,才使得自己与这样一位伟大的荷兰画家错失这么多年。
书的开头,以梵高与他的初恋乌苏拉的故事入笔。这时候的梵高,在古比尔美术公司里当一个售画员,同时,也是一个因为爱情而变得迟钝青涩的青年人。他喜欢一个姑娘,甚至不惜从伊斯莱沃斯迎着暴风雨徒步走向伦敦,只为见她一面。他对爱情的追求是那样的热爱癫狂,可惜在这个领域里,他是个失败者。但是,这样为了追求内心所渴求的事情一心一意的、甚至近乎疯魔的“梵高精神”,在故事的开端,就埋入了伏笔。

所以当故事慢慢发展,当梵高从牧师,到传教士,再到最后成为一个画家,促使他这样转变的,也正是这种令人惊叹的“梵高精神。”为了做牧师,他可以不惜疲惫地每天学习二十个小时;为了做一名称职的传教士,在博里纳日,他散尽所拥有的一切来换取当地人民的一丝温暖;为了成为画家,更不用提他是如何地努力,甚至不敢放下手中的笔片刻。这样一心一意,不言的放弃的人,走到最后,不是成为疯子,就是成为天才。

在他著名的自画像中的梵高,叼着烟斗,带着绒帽,脸上的一道道皱纹翻刻着沧桑,一双灰色的眼睛静静地看着正在观赏这幅画的人。我想,在这双冷静的眼眸下,应当有着与之相去甚远的狂热。他想要创作出色彩斑斓的抽象画作,想向人们描绘他所看见的明丽和生动,想以绘画的方式,宣泄出他内心膨胀到无所安放的热情。他在创作中抛弃了理智,以纯粹的情感自己融入其中,得到他苦苦追求的世界。欧文·斯通在导言中这样描写梵高的画:“这间稍微小了一点的沙龙,在色彩的辉映下,就像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照进大教堂一样,波光流泻,色彩斑斓。对于受过意大利宗教画和巴黎寓意画过多熏陶的我来讲,绘画已经成了一种不能令人激动的艺术。然而,此刻,突然间面对着温森特的这个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我的确惊呆了。当我惊诧不已地徘徊于一幅又一幅壮丽辉煌的油画面前时,我进人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在人、植物、动物从那富有生命感的大地升向富有生命感的天空和太阳,然后又向下会聚到同一中心的运动中,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等我将这本书看到一半时,再去看他那副蜚声中外的《星夜》,天空是涡旋的形状,浓烈的蓝色和橙色交织构成了一半的画面。在《星夜》里,你可能分辨不出星星,或许一开始,你会觉得以橙色的漩涡构成的星星是荒诞的。可是了解梵高以后,再看这幅画,浓烈的色彩所描绘的夜晚,无处不是他内心的一种狂热感。他画的不是真实,而只是存在于他个人意识中的黑夜,是他的世界,是他的“创作”。而艺术的主要价值,就在于艺术家把自己的内心表达的怎样。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永远不可能总是对任何事情都做到确有把握。你所能做到的就是用你的再气和力量去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结果也许会证明你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然而至少你是去做了,这才是重要的。我们应当按照理智的最佳指令行事,然后任凭上帝对它的价值做出最终的判断。如果你此刻已经决定要以一种或另外种方式为我们的造物主服务,那么,这个信念就是指引你今后行动的唯指南。不要胆怯,要相信你的信念。”而这,也恰好是梵高这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寄居世间如客旅,却在不断寻找上帝的诫命。

这样的热烈,才是梵高,才是梵高对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