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彭雨轩||《渴望生活——梵高传》

中加的寝室楼旁贴了两幅画,一幅是花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花,另一幅是星夜。当时心想:梵高的名画,那圈圈勾勒的星夜挺好看的,莫名的吸引入更幽冥的深渊。我对美学的确没有过多研究,但直射人心的,是温森特画中的颜色和融合。

一直疑惑,温森特一生都以弟弟提奥的救济而支撑,失意和潦倒,背叛与争吵,如此痛苦,却又怎么创造出让我内心不由温暖的画作呢?后来,读到这本书的标题——渴望生活,忽然明了,梵高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的一生。乌苏拉是起因,因她而脱离了因袭传统的生活。后来的后来,他画了十年,不断受挫,可从未放弃,只因内心火热的燃油还未燃尽。他渴望受到理解,常常跟那个白痴说话,从那个白痴的友好态度中感受温暖,可那个白痴只是留着口水。

梵高怀着对生活的渴望的同时,他也是善良的。正如周国平所说:“斯通的笔写出了梵高的魂——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 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梵高生而不同,当我读到:他们付出高昂的代价买到的都是劣等画。然而这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消做好买卖就可以了。不禁疑惑,不是因善良受苦的天使吗,可为何如此视而不凡?后来才明白,他只是不爱那些有着浓厚的商贾气息的资本家,他真切地为每一个真正需要上帝照拂与抚慰的人们而考虑。可他仍在成长,就像列夫托尔斯泰普爱世人一样,博里纳日促使他爱上了人世间那些横遭蔑视的人们。慢慢品味他的告别,最感人的告别,无所谓痛苦,而是感谢所有命运羁绊的有缘人。

可他从未失去这个世界的温暖。又或者说,他在这个世界上从未无用。有人或许认为,温森特对提奥实在不公平。可我却从提奥在向日葵花的荫蔽下安然长眠中体会,他们是互相的一部分,他们死也不分离。他们心灵相互感应,会为了对方而衷心喜悦而献身,它们的灵魂相互战栗,他们倾身保护。梵高告别的最后一声珍重是留给提奥的,绝不是肤浅的物质上的救助,更是对长久理解j奉献的感谢与愧疚。同时,温森特将短短灿烂的一生中受过多个女人的影响,却又深深影响着她们。我不知道乌苏拉是否会忆起伦敦曾租住过她隔壁房子的小伙儿,但或许有过那么一瞬恍惚,脉脉月夜下拉住她的略显局促的男人。至少每读一次序幕,都觉得那个局促又可爱的男人实实在在地感动着我。还有玛高特和玛雅,她们都赤诚地热爱着温森特皮囊下闪光的灵魂。热爱之中,梵高收受理解的心灵颤动,而她们得到了心爱的男人的怀恋与激情。我曾十分不理解为何国外的男人是如此多情,走过一处地方,就留下几个血脉后代。但在梵高与她们的遭遇中,忽然明白,只为每一场遇见,留一处情,不留遗憾。

我向您致敬,温森特·梵高先生。因为您在经历,而您从未放弃。还有,最后的告别是美好的,让我不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