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陈昱瑾||读《渴望生活》

   我确信每个人都可以在梵高的画里看到一个灵魂,它露出乐观灿烂的笑,泪水却止不住地面对朝阳坠落。它沉默着,却又在呐喊,在尖叫,矛盾地撕扯着。
   我想,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在各自粉饰的外表下都有千疮百孔的人生和一个暗黑的深渊。”
   而梵高,是人群中没有面具的那一个。
   梵高是一个另类。他的画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鸢尾花,向日葵,星空,麦田,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梵高绘画用色极为浓烈、明亮,让人感到一种失控的亢奋:深红,铭黄,碇蓝,艳紫,苍绿。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无法稀释和抹匀,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危险天空下的麦田。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暴雨之前清新而寒冷的风,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
    纵然我深知成功之苦,梵高的悲惨仍让我几度震惊哽咽。“痛苦便是人生”这是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梵高因为对生活强烈的热爱和对现实过度的失望,两种强烈情感的交织造就了他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大胆色彩使用法和天马行空的美的表述法。
    梵高眼中的亮色是弟弟的不离不弃。他的弟弟提奥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撑他的伟大的人,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因为梵高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奥定期给生活窘迫的梵高汇钱,让他能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继续创作。提奥还给自己孩子取名“文森特”,如此他便能日日呼喊哥哥;死后又要求与哥哥葬在一处。梵高情感不顺,但对他而言,或许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他可以不用理会别人的嘲笑、讥讽和鄙视,坚定、执着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提奥应该是梵高保持创作激情和生活热情的主要源泉。这个世界充满着一种力量,那来自顽强自然生命对生活的强烈渴望,他把这种力量融入到他的每幅画里面。
   梵高的画,曾安慰了整个世界却永不可能再被确切解释,它们竟和文字一样古老,像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像是最后的晚餐,成为了风干封存、仅此一份的生活。
   而死亡并非终结。“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梵高却为我们留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