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一洋||读《约翰.克里斯朵夫》

我很少读西方这种大篇幅富有激性与夸张的文章,就像西希腊的雄辩家们,我都知之甚少。中国亦有战国时代的雄辨家们,但他们的激情总蕴含在冷静而遥远的著作里,不能这样真切地感受。平静地驶在江南的小河上自然别有风味,在巨浪中翻滚也不失真情。

中国很少有纯粹的文人。骚客们或是政治家,或是旅行者,或是庄园主等。很少有人以出书为生,写书在当时也不足以维持生计。于是,文学便是一杯清茶,一壶老酒,三五好友,清流翠竹。它让你在越走越远的生活里,为你撑起一方世界,诗意地栖居。吹面不寒杨柳风,我们的前辈,以文载道,化道为舟,航行在生活的溪流里。

西方不一样,古中国的宏大之美是皇帝一人独享,但西方宏大雄伟的感受几乎是全民性的。西方是海洋的文明,海洋可以平静,可以咆哮,可以吞噬,更可以毁灭。唯一相同的是,海是永不停的,它宽阔,所以没有任何东西能封冻它,锁死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自以为胜过西方。禁海吧,你尽可以在海上嬉戏,玩耍,调弄。当你感受到海洋的绝望的那一刻,它便会成为魔鬼般的东西,这便是你彻底绝望的时候。我隔着上千页的纸张向海洋重重迷雾远远眺望,表面的美与和谐之下,是某种不可见的风暴般的力量。

“让我停下脚步的,不是那些我已拥有的,而是我从未见过的。”

那种充满野性的力量不是表面上的反抗意识,而是更为深层,更加深入人心的东西。它能让你如醉如痴地沉沦,下坠,坠入他的意识,让你被动进入一种无我状态。

很奇怪,这种气场宏伟的文化中诞生的文学作品不像中式的,它不能给你力量,相反,它们会抽空你的灵魂,你会突然感到一种空虚,对现实中一切暂时失去活力与兴趣。余华在读完《三个火枪手》后,神情恍惚地度过了几天,读完这种书后,大脑可能进入一种真空状态。当然,只有当你真正将心与书融为一体后才可能出现。

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代入感呢?大概是因为其连续的大篇描写与作者真实情感的投入,而长篇的连读让你投入,文辞与情节让你沉醉。同时,在你热烈地感受的同时你也在疲倦。总有一刻,你会觉得累,但由于书实在精彩,所以疲倦感在你读完才break out。     

但是,不要忘了,毁灭的目的永远是建设,以毁灭为目的的毁灭是无法容许自身的存在。我们读完后身体精神无力,是在积蓄更强的力量。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原书,讲讲约翰.克里斯朵夫吧。

但我不愿意这样笼通性地谈论,我很过厌去分析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复杂的人,不能被分裂与解剖。自然,我也很反感那些喜欢给别人贴标签的人,一但盖定论,他就不愿再改变,我宁愿少说话,也不能把思想种植在荒凉的死星,在大漠里种树,沙漠能变成绿州,但对于一颗死去的星,没有温度,没有生机,没有空气,是不会有任何希望的。

我很喜欢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性格,有思想,有热情,坦诚而天真,是一个从未向现实屈服过的人,他和绝大多数平庸的人不同,不是因为他有才华,而是因为他有热情,有力量,有信仰。他能在自己沉沦之后振奋,能在绝望之中复活,能在冰封的海面上掀起万丈波涛。他对美与爱的执着追求。

    写到这里,我停笔呆了半响,我都有点羡慕克拉脱夫了。他能有朋友,能了解他的朋友,更何况不只一个,我现在才发现,朋友对于一个纯真的是灵魂是多么可贵。当你站的高了,能理你的人便少了,更何况其它?看来赤子是必定孤独的了。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只会更加孤独。”

   很抱歉夹入了我个人当时的一些心理感受。

晚年的克拉脱夫终于屈服了,或者说他已经失去了斗志,或许因为我还年轻,或许是罗曼.罗兰老了,克里斯朵夫“幸运”成名了,这背后当然有人支持他,但我不喜欢后来的他,我不喜欢他缩在家成天与朋友聊天、抽烟,我不喜欢他对新闻媒体的屈服,不喜欢他带有享乐性质的奋斗观与幸福。

他老了吗?他老了。他心中的火熄灭了,像雪夜里冷冰的湿柴,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当他亲口承让并内心认同他老了时,他的生命就一去不复返了。从此,圣者克里斯朵夫羽化而登仙,只剩下一具平淡的、无味的、泛志的肉体。他只能是个英雄,而不是圣者。神来到这世间,是为了见证刀枪与血肉,是为了斗争,为了革命,为了光明。

或许是我太苛刻了罢。

克拉脱夫当然有权享受宁静与平和,但那是庸禄的老人们追求的,而不是一个有着不屈斗志的人会有的。世间太黑暗、太无情、太冰冷?那就把心底压抑的野火烧起来,横扫这黑暗这浑沌,要证春风拂过的每一片大地都燃烧起来,让风曝暴卷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都为之旋转、为之沸腾、为之燃烧,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档的光明的洪流。这洪流不会横冲直撞,要向低去咆哮,填满干裂的大地,冲入停滞的河流,突破一切约束,向着未来宣战。

前进吧,前进啊……

尾声:

圣者约翰.克里斯朵夫过了河,他宽大肩膀打着一个孩子,纯洁无瑕。克拉脱夫很有活力,斗志高涨,尽管面带疲倦之色。微风带起柔和的花香,小草微微颤动,露珠轻轻摇晃,却不滴落。他看见我,淡淡一笑:

" 好久不见 “

” 是好久不见啦,近来可好 "

" 没事,只是背这孩子,他可真够重的。哦,孩子,你叫什么 “

  “我?我可有很多好名字呢……责任、使命、爱、信任、进步、未来……”

" 那么,你们往何处去  “

 ”  前面,向前一直走 "

“  走多远  “

 ” 直到即将到来的明天降临大地。"

" 那么,你还会带看你的音乐,热情与活力来么 “

” 会回来的。当我放下时,我便会踏上夕阳余晖涂抹的小路,带着天火与苍月,重临这天下 "

   "一定?”

    “一定!"

   "那么,走吧。”

……….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就是离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