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尚诗睿||读《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在本书的自序中写道:“我知道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养育了我们的写作。

然而如何处理那些在中国现代历史留下深深烙印的事件,大约是每一部涉及到这段时间的作品都会遇到的难题。不同的作者对此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退出凌驾在作品之上的抽象叙述角度,转而采取隐身的姿态,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将人物的经历与历史相关联,将历史潮流变为微观,凝注到人物生活的一部分去。这样,人物与历史的关系便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从而让具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读懂,都能产生共鸣,都能感受到那痛彻心扉的哀恸。我还没有读过余华的其他作品,但对于他的文字被世界各地所赞赏却是知道的。余华在其他的作品中想必也用着相似的方法进行了处理,从他获得诸如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等欧洲国家所颁发的荣誉可见一斑。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这一时期的情节的描写,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第十八章里“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样的句式,重复了五次,几乎填满了整个章节。看起来想像是流水账一般的一大堆话,让许三观一股脑儿的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考的有关人民公社、大跃进等等内容都说出来。借人物之口,把曾经的伤痛用诙谐和荒诞一一化解,这正是余华特有的风格。

许三观用嘴给全家人炒菜这一情节同样令我记忆犹新。一家人每日喝越来越稀的粥,饿得没力气就长时间躺在床上以减少体力消耗。许三观生日那天,他们喝到放了糖的玉米糊,孩子们却吃不出甜味,许三观说“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完?小崽子们苦得忘记什么是甜,吃了甜的都想不起来这就是糖。”不过一句感慨,一句轻飘飘的话,却直直击中我的内心——那个时期的人们,物资匮乏到忘了甜的滋味儿。

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作者又是让许三观自己说出来:“你知道吗?为什么工厂停工了、商店关门了、学校不上课、你也用不着去炸抽条了?为什么有人被吊在了树上、有人被关进了牛棚、有人被活活打死?你知道吗?为什么毛主席一说话,就有人把他的话编成了歌,就有人把他的话刷到了墙上、刷到了地上、刷到了汽车上和轮船上、床单上和枕巾上、杯子上和锅上,连厕所的墙上和痰盂上都有。毛主席的名字为什么会这么长予你听着: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共有三十个字,这些都要一口气念下来,中间不能换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文化大革命来啦……”但是他紧接着就说了:“文化大革命闹到今天,我有点明白过来了,什么叫文化革命?其实就是一个报私仇的时候。”这样的一番阐释,可不就是真真切切地从许三观的口中说出来的吗。因为它是符合人物的身份的,所以一点儿不会让人感到“跳戏”。当然了,许三观的逻辑和认识并不一定正确,但那是真正身处其中的人物会说出的话,于是我们不禁要联想:文化大革命会不会不只是发生在中国的那一场灾难,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能面临的一种变态与暴力,就好像许多人读《一九八四》时都不免要“对号入座”一样。许三观所面对的命运,很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在这一点上,正如余华所说,这是一个关于“平等”的故事。

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更是用极其简练又充满讽刺意味的排比来表达,“后来,毛主席说话了。毛主席每天都在说话,他说:‘要文斗,不要武斗。’于是人们放下了手里的刀,手里的棍子;毛主席接着说:‘要复课闹革命。’于是一乐、二乐、三乐背上去学校了,学校重新开始上课。又过去了一些日子,毛主席来到天安门城楼上,他举起右手向西一挥,对千百万的学生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你看,毛主席每天都在说话。毛主席的一句话就能让许玉兰们免于皮肉之苦;毛主席的一个小指示,就能让孩子们回到校园;毛主席的大掌一挥,全国的城市青年就要离开父母下乡插队。现在看起来当真是荒谬甚至近于荒诞了,但这就真实地发生过了。我们感到不可理喻,我们想要规避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可是历史究竟还会不会进入这种状态呢?不知道。余华抛给我们的诸多问题也就藏在他的轻描淡写之中了。

以上,是我竭力跳出《许三观卖血记》笼罩着我的忧伤氛围后,对于作品的一点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