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一洋||读《傲慢与偏见》

很喜欢发呆,想一些可有可无的问题,编一些有趣或无趣的故事。有时也会想到某人、某书、某物,心间就会流过一阵异样的暖。
也喜欢傍晚江畔的风,午后阳光下的迎春花。一个人独自坐着,或微笑,或流泪,看人来,人往,云聚,云散。只是坐着,看了一会落叶,便觉得时光匆匆。

这时,我就觉得我是自由的,不必属于什么,承担什么,背负什么。我无需想家国情怀,不必想学业成绩,更不会想家庭责任云云。这时,就会想:这样活着,也不枉这一生。有些人一定会很鄙夷地看着我,"这就你的人生?……"随他们去吧,我只是喜欢而已,你们无法剥夺我发呆的权利。他们,"他们怎么会懂得诗意呢,他们所懂的只有恶意。"
想起曾经读过一句话,"笑,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只好独哭。"不过,相对于与世界同笑,我更喜欢独自流泪。
啊,之前我想到哪里呢?哦,呃……
好吧,我忘记了,不过没关系。keep doing it.
我可以是在考虑人的主观与客观差异与表现?或是关于近代西欧民俗文化考,或许是幸福与人生观、婚姻与爱情观,命运与性格论,大众心理分析……。
其实我只是在读一篇"言情"小说啊,我为什么要干这些事呢?
真是难以想象啊,以吾之愚见,这不过是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写伊丽莎白,简等人爱情的曲折而已,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有一点偏见,故事由此而起,在骄傲与傲慢下人们疏远或亲近,如此而已。
如果"人人都有偏见"的观点正确,那么偏见将不存在。
没有绝对正确的看法。不管是谁,看到的都只是"我们"以为的世界:
瞎子说:"这是一只大象"
瞎子说:"大象像扇子"
"大象像树","大象像墙","大象像水管"
你说:"他很阳光","他是个大学","他鹤立鸡群","他爱看书"。
相比之下,我们像不像瞎子呢,这取决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我们当然可以自以为是的话,孩子们大多如此。
我都觉得我可以清谈了,给我一个话头,我就可以喋喋不休地扯下去,无聊而无益。有点格物致知的感觉。我是怎么了呢?难道最近受了王小波影响么?一个故事,为什么要整理出来这些道理呢?
但我已失去了耐心,我不是长安城的王二,亦不是麦里屯浪泊恩的丽翠,我只是我,我有我自己的偏见,我独特的傲慢,我只是常常在黑夜里眺望,等待着下一轮骄阳。
我们不能"存天理,去人欲",圣人眼里,天理即人欲,常人眼里天理不可知,人欲不得得,恶人眼里,天理即"非人欲"。我们追求什么,什么是幸福,是柯林斯,是达西,是宾格莱,是平庸,是富贵,是名利,是陪伴,是知心。我想:我们开始时总存在幻想因此才期待着什么吧。只是幻想终为泡沫,现实辗过之后,只剩下空空如也的我们瑟瑟发抖,现实是残酷的。于是我们都走向平庸。一切都无可搀回地走向庸俗。或许,我们不甘于现实,总想发泄自己的余情末志,意淫文学因此兴起,《傲慢与偏见》算这一方面早期雏形。
不管怎么说,当年的少年早已沉沦,我们都躺在冰凉的石棺里,等看挖墓人的埋葬。好吧,这样写觉得有点消沉的感觉。但生活无非就是一场妥协,最终只是万事成空。
呵,妥协啊,妥协,不在妥协中死去,就在痛苦重压下死去。
生活……还是主观化的生活啊。即使我写得主观化,在别人的角度看来,又得看到一种主观化的文字,若一切都用主观化的观看看待,就会产生一些与传统人文伦理相悖的结果,因此此处不多加评说。
有时我觉得思想像无数道光,穿棱在破碎的空间中,我们只能远远地看,但我们不能活在这光明里,除非,你决心做一只扑灭的飞蛾,烧掉自己没什么,烧伤他人不在乎,烧毁这世界也无所谓,只想要那光,那光。
朝闻道,夕死,可乎?
请愿谅我神神叨叨地废话连篇,有些话我想到就写下来,我很少用心雕琢文字结构,一是没有心情,二是没有心境。如果你能认真读一遍,我觉得可能你比我还无聊。有些话,平常不会想,想了也不会写下来,说了也不会有人听懂。于是在炎热的午后,清冷的黄昏,我固执地也用笔写下我的那些一瞬而逝的想法,它们在雪夜里发光。
如果这时你意识到我是在写《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那么你请你忘掉这一事实,我在写读后之感,而非读后感。
所以,你好。再见。(脑补一下《安和桥》的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