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刘一洋||读《边城》

刚读完《边城》,我觉得有些悲伤。
读完后想了想,觉得更伤心,且有些不快。
于是又想了想,释然了,就不伤心了。
这是一场悲剧吗?天保死,是因为翠翠,祖父死,亦为翠翠。傩送心死,不知是误会还是因为祖父,翠翠只是在渡船游会,整个故事的转折线,她几乎不参与。什么是悲剧呢?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破坏给人看。”破灭的,是朦胧的希冀与部分的生活与感情。结局不过两个相爱的人各在天一方。翠翠撑着渡船,等着那个人回来。
我以为结局也是很美的。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你所爱的人在天涯。你不知道你所爱的人爱你。
你迟早会知道的啊。于是美破碎了。沦为了平凡。
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才是一个彻底的悲剧。

即便如此,不管是不是悲剧,总是带着悲伤之感,人之常情。先前我的不快,是觉得人与人心中总隔了层什么,有种说不明道不出的束缚,将故事绕起来,形成了误会与意外。翠翠的形象在沈从文笔下就像只顺柔野性的小猫,她有她的喜好,她没有做什么来争取她的爱情,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沈从文没有写到她做过什么对抗或争取,只是不随意迁就罢了。她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人格,更像一个扁平型的理想化人物。
如此看来,翠翠其人的结构作用,沈从文写来将与那条黄狗没有很大差别。不妨做一个粗鄙荒谬的对换:大老与二老买狗,狗与二老亲近,卖狗之人想把狗卖给一个好人家。以上三者,便是如假包换的《边城》故事架构的基础。想必结局对于爱狗之人也是一件痛心的悲剧吧。没有毛病,因而我有些不快。
再看看边城吧。
边城是一个相对隔绝的城。在距离与信息上。
由于上文我所提到的”束缚",小说主要还是写实的。
然而边城是一个非现实的概念。
我们看最后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这就意味着老二不知道祖父之死,不知道翠翠喜欢他,因仍在等他。也就意味着信息的阻断。这才使这种永恒的凄伤之美成为可能。
一个女子在渡口等待,立在船头。小小的木船。在江上缓缓划过岸边,桃花盛开,落花纷飞,片片花瓣落在船头,落在女子脚边。水中游鱼,映出两岸的山青翠绿,又笼着濛濛薄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一种窒息了天地的美。
淡淡的哀伤。
蒹葭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