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溪记】孔儒风:山间净土

我来到滔溪,我离开滔溪。前前后后不过数小时,脑海里却已经为这片山间净土留下了片片斑驳。
回程的路上,眼里梦里都是那静守在书室里的一行字,“山中滔溪,世间少年。”看到它们的第一眼,便打心底里喜欢。我能从它们的笔锋里看到孩子们的眼睛,能嗅到丝丝墨香。每读一遍,这一短途旅行的所见所感便倒带般汹涌而出。
初见是心脏猛的悸动。走进校门,便被朴实温和的气息包裹,全无初来乍到的拘束,只被老师孩子们的热情深深感染,像到了心的栖息地,竟还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眷念。我喜欢他们被晒得黝黑的脸庞,喜欢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喜欢他们无拘无束的嬉笑打闹。但我心里又莫名的涌出一点难过来,也许多年以后,他们仍然在这山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许一辈子,他们的眼里也只有绵延的群山。这点悲凉情愫没能持续多久,很快被参观学校的新鲜替代。
我们走过他们的升旗台,走过他们的教室,上了楼梯,到了滔溪书事。
房间里已经有许多孩子,我们也饶有兴趣地翻看着一些熟悉的书籍。不时被勾起某段快乐的回忆。在书事老师旁边默默观察着借书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勾起一丝微笑。他们活泼又羞涩,察觉到我们的目光,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老师说平时借书的人比今天多,可能是因为有点怕我们,这句话让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这是我喜欢的纯真,也是我不知道想不想看到的纯真。我是深深地察觉出一条隔在我们间的坎来了。从眼睛,从举止,从性格,快乐的底下有好多自卑。很想和他们聊聊天,但我们稍一靠近孩子们就飞快跑走了,躲在远处又悄悄往我们这瞧。每次对上眼神,都是躲躲闪闪。微微叹息,我们只得作罢。
然后就是与那行字的邂逅。扑面而来的诗意和对滔溪的印象重合,迸发出神奇的火花。在这里,我也明白了困扰我一路的为何“书事”不作“书室”。皮老师告诉我们,她之所以名之“事”,是因为希望来到这里的人能与书有“故事”,真好,与书为友,与书共行。这是他们通向外面的美好的纽带,寄托的是殷切的祝福和希望。
接下来便是正式的读书活动了,在他们的礼堂里围坐一圈,共话与书的邂逅。初一初二都有一个代表发言。我听着听着,起初的悲凉又回来了,这里的一切我都是由衷的喜欢,但很无力很无力。愈是看到他们的笑容,愈是揣摩他们的神情,就愈是难受。
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活动结束后品着学校准备的暖心的擂茶,这种想法愈发强烈。
身在山中,心更澄澈。我也像是被洗涤了心灵一般,全身上下都沾着山中特有的美好味道。
滔溪滔溪,溪水滔滔,山间的少年必会到达他们渴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