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李珺平:《第七天》读书笔记

 

《第七天》是余华的一次尝试。之前读的两本《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写的都是上个世纪的中国透着血色的历史,难免有距离感。而在《第七天》中,余华粗粝的行文风格忽然变了,但仍然是简洁朴素,将当代现实中的新闻娓娓道来。

听说余华这部新作最为人诟病,被说成是“新闻简报”。且不说其文学价值、美感,单讲题材,倒让我想起李继宏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撰写的导读中的一段话:“一部小说单独地定义了一个时代,这正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其实这也是菲兹杰拉德这部杰作在刚开始不被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与时代太过贴近,它很容易被读者当成陈腔滥调的社会新闻。就好比在时下的中国,如果有部小说充满了春运、矿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强拆,那么读者很容易因为对这些题材的司空见惯而产生厌倦的抵触心理。”确实如此。但《第七天》中的这些元素倒并未引起我的反感——也许当真是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荒诞吗?看上去是的。一个死后的世界,大雾弥漫,悼念自己的死人……在我眼里,这些却远不如殡仪馆里攀比钱权的人们荒诞。还有书中那些本该触目惊心的情节:官员腐败、暴力拆迁、为情自杀、贩卖器官,却是真实的,甚至是每天都在上演的。读《在细雨中呼喊》时,我曾震惊于孙光林对一切悲剧的习以为常,而此刻才意识到读着《第七天》的我,也是如此。——我们的麻木,才是真正荒诞之处。

一位出色的、有温度的作家,余华当之无愧。他自知手中的笔十分沉重,眼前的一条条新闻让他不得不书写。人们健忘,大千世界奇闻异事又层出不穷,他无法坐视不管,他要用文字刻下现实的荒诞。

《第七天》囊括了太多太广的事件与情感,导致深度挖掘不够,而只是为悲而悲,略显单薄。所以余华的镌刻,显得力不从心,刻印太浅。说实话,李青的死、鼠妹和伍超的爱情,甚至是李月珍与那二十七个婴儿,虽然都很悲伤,却都不曾让我有多动容。狠狠揪住我的心的,只有杨金彪父子之间的亲情。为一个在铁路上捡回来的小婴儿奉献所有,还有什么比这更无私?离开亲生父母照顾养父,在死去的世界不停漂泊,还有什么比这更动情?二人在互为镜面的世界里相互寻找,寻找的是对方,也是自己。所幸,他们找到了。

全书的结尾是这样的:“……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鲁迅曾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在最后,在一个死去的世界里,余华寄托了希望与美好。但愿这不是幻影。

《【读书周记】李珺平:《第七天》读书笔记》上有1条评论

  1. 每次都感觉你的解析入木三分——最后作者描绘的那个世界实在是美好无比的,可是余华却给它命名为“死无葬身之地”,这个名把这个内容一下子解构了,极富讽刺性,等于是好不容易吹了一个美丽的大泡泡,然后又用一根细针轻轻一戳就破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