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孔儒风:《第七天》读书笔记

“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
——《第七天》

余华又一次以他深厚的文字功底抓住了我的心。读《第七天》,是在生与死之间漂泊,用书中的话来说是“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每个舞台上的人都有瑕疵,却又都因点点瑕疵更加动人。我感叹鼠妹的爱情,为李月珍和郝强生真诚的善意深深触动,又对杨金彪为养子放弃婚姻的行为感动不已。但同时,鼠妹有着为一台山寨机跳楼的任性,杨金彪也曾有过抛下杨飞的动摇,这里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我所体验到的是朦胧中光明与黑暗的交错,两者相持萌生出的一种淡漠伴随我走过了这七天。

杨飞这个人让我回忆起了《在细雨中呼喊》里的主人公孙光林。同样的淡漠,同样悲哀的气质,但与之不同的是,余华在塑造杨飞的一生时,为他汇入了更多来自周围的温暖,使他更具人情味,读来稍微宽慰,但读完回味起来却好似更有难言的纠结。这是作为一个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故事,不似《在细雨中呼喊》、《活着》那般遥远,也正是这份熟悉和共鸣,让它更加动人。

黑暗的卖肾交易,所谓“社会需要”的死亡人数隐瞒,被当做“医疗垃圾”随意抛入河水的死婴……社会的阴暗在书中一一浮现,余华揭露这一切的勇气就足够获得我们的尊敬。而的确目睹过这一切发生在现实中的我,再从书中提取出这些文字,仍觉不真实。杨飞死了,但远离了这些俗世尘埃的他,有了另一种超脱。死无葬身之地,原本听来叫人悚然,被余华这般塑造之后竟然有了一分滑稽的向往。

“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前文的种种铺垫,似乎都是为了引出这一席话,让人在沉重的压力之下呼出了一口气。我有点搞不明白这本书的用意了,是为了呼喊和哀悼,还是仅仅为了让人不再畏惧长眠的死寂?或许压根没有答案。

我们活在这样的现实里,每天有人死去,也有新生命诞生,也许多年后再没有人记得你的名字。

你不知道是否有灵魂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漂浮,也不知道何时将迎来自己的归期。
舞台的每一次谢幕后又有新的开始,所以更加精彩,所以更加绚烂。
七天,一次旅行,一份安宁。

《【读书周记】孔儒风:《第七天》读书笔记》上有1条评论

  1. 余华对普通人生存的温情注视是躲藏在无情撕开赤裸裸的黑暗背后的……所以才有那番喊话,只是作者实在找不到那样一个美丽新世界,只好取名“死无葬身之地”,大概就是一种爱莫能助吧……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