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创作】曹明雅丽:望故乡

望故乡

(一)

工作之外,我还作为志愿者在纽约当汉语老师。

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有个白人小姑娘问我:从中国到美国要坐多久的飞机。我沉默良久,说其实老师自己也没有去过中国。

于是班上一下子闹开了,叽叽喳喳闹闹哄哄地问“那老师你是中国人吗?”“那你是怎么学会汉语的?”

我笑了笑,摸出钱包里的绿卡挥了挥,说:“在身份上,我的确是个美国人,但是中国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那一片土地,更是一种…归属感….”

看着小鬼头们睁着的一双双满是迷茫的大眼睛,我揉了揉前排一个黑人小男孩的卷发,说:“至于我是怎么学会汉语的……这就是个很长的故事了…”

(二)

那年我四岁,读幼儿园中班。我们幼儿园靠近一家养老院,下课的时候,我们就在养老院里听那里的爷爷奶奶讲故事。

华爷爷是这家养老院唯一的中国人。他有一屋子的书,我平常最喜欢去找他听他讲故事。

“夏夏,快过来,爷爷这里有奶糖。哎夏夏别着急,慢点儿。”每次华爷爷都会给我一把奶糖,哄得我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听他讲故事。华爷爷在讲故事之前,总是要泡上一大杯热茶,轻轻在杯口吹一口气,再用他沙哑的嗓音说到“想当年…”

想当年。

“想当年你华爷爷十六七岁,一腔救国热血,不顾家里反对跑去当了兵,那一身制服穿在身上,还不知道街坊里多少小姑娘偷偷给我抛过媚眼。”华爷爷笑得整张脸上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他抿了口茶,擦掉了我嘴角的涎水,笑骂一句,“臭丫头!”然后继续讲他的故事。

“后来华爷爷运气好,当了排长…排长你知道吗?可要管一排人,一二十个人都得听我的!可神气了是吧丫头!”华爷爷揉了揉我的脑袋,然后挽起他的衣袖,露出上面斑驳的疤痕“夏夏,这些都是你华爷爷的功勋啊!”

“后来有媒人上门,我娶了你华奶奶。她当年可真漂亮啊,要我说,那可是连百乐门最红的舞女都要给她比下去!”华爷爷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上面年轻的他和年轻的华奶奶笑得灿烂,华爷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几丝怀念,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端着茶杯良久没说话。

“华爷爷,奶奶在哪呀?”我望着这个沉默的老人,心里涌起一份道不明说不清的悲伤。

“奶奶……奶奶啊……你华奶奶后来跟我到了台湾,生了急病,现在骨灰还埋在台湾。”老人的浑浊的眼里掉下几颗泪,那么清亮,啪嗒一声掉在地板上,不见了。

小小的我抱住华爷爷那只紫瘢累累的手,奶声奶气地说:“爷爷别哭,夏夏陪爷爷。”

华爷爷用他那枯树枝般的手指揩了揩泪,在烂掉的泛着粉色的眼眶里留下一圈清亮的水痕,他皱起脸泛起一个微笑,那里面的情绪是我那是完全不能读懂的。他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从他的那一堆书稿里抽出一张纸,给我看:“夏夏,你看看,今天华爷爷教你念诗。”

老人粗糙而皲裂的手指抚摸在一个个字上,半裂的指甲像是一张哭坏的脸:“夏夏,你看,这个字:“望”…来丫头,跟爷爷念,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一边念,华爷爷的脸上就又浮现出那种我完全不能读懂的神情。

(三)

故事讲到这里,我喝了一口水,没有再说下去。满教室的孩子似懂非懂,却闪着那种稚嫩而懵懂的悲伤。

我让他们看黑板,那里有一首诗,我说第一节课,老师给你们朗诵一首中文诗,好不好?

孩子们都哗啦啦地鼓掌。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愁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于是满教室都是口齿不清的、口齿伶俐的、大声的、小声的、高声的、低声的: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四)

今年我思前想后选择了休个假,准备去中国。

第一站在台北,第二站去了华爷爷的老家广西桂林。

我背着华爷爷的骨灰盒,也找关系把华奶奶的骨灰盒找到了,兜里揣着华爷爷的遗书:

首先是写给我的:“夏夏,等我死了,一把火烧成灰,统统撒到海里去,任它漂到大陆也好,漂到台湾也好——千万莫把我葬在美国!”

再是一小段陈与义的诗: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我在桂林给华爷爷找了一块不错的墓地,就把他和华奶奶的骨灰埋在了那里。我给他们烧了这些年我找的剪报: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时大陆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的真正停火。”

“1986年党外人士成立民主进步党。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发布“总统令”,宣布解除实行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随后更进一步开放党禁及报禁、各级权力机构的全民普选、民众赴大陆探亲及与大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台湾开始朝向民主政治发展,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也被打破。《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于1991年废除。”

“1990年台湾成立办理海峡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的民间组织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九二共识”)。”

“2001年福建沿海实现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小三通”)。”

…….

我在坟头,哭了又笑了。

“华爷爷,我们回家。”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这个是于右任先生的《望故乡》
  •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这个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 “一把火烧成灰,统统撒到海里去,任它漂到大陆也好,漂到台湾也好——千万莫把我葬在美国!”这个引用自白先勇的《纽约客》里的《骨灰》
  • 不知道这篇有没有跑题。但是最近看了《台北人》《纽约客》和昨天的话剧《二马》,想尝试下这个题材,请勿考据。

 

《【故事创作】曹明雅丽:望故乡》上有1条评论

  1.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该是怎样书香围绕的家庭,该是多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就这样一个文思璀璨的女孩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