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余湘培:读《追风筝的人》

时隔三年,我再一次翻开了这本蜚声世界的小说——《追风筝的人》。
依旧是温馨的橘黄色封面,天空中的云彩大朵大朵绚烂地开放,淡黄与浅紫相互交织着向上延伸,至那无尽的苍穹。那道浅浅的地平线上,一轮低低的落日,却依旧只是一个孤独的影子,牵着一只风筝在奔跑,仿佛在预示着阿米尔和哈桑的未来。以及那句经典得耳熟能详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那个时期的阿富汗,社会动荡,先是俄国的入侵,逼得阿米尔和他的爸爸逃往了美国。然而,更令人恐怖的不是外国的入侵,却恰恰是阿富汗内部久不停歇的战争,不断响起的炮弹落下、机枪嗒嗒的声音。而之后塔利班掌权后,阿富汗人民原本以为的和平幸福生活并没有来到——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自己的身体……一幕幕景象令人回萦难忘,阿富汗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却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传统与风俗,他们坚韧地生存下来,不管身处何方,不管身份为何,都虔诚的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而穆斯林中的逊尼派与什叶派,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明确的信仰的不同,泾渭分明的等级贵贱,在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终是一道跨不过的鸿沟。当阿塞夫不屑地冷笑着说“你怎么可以当他是朋友?”时,阿米尔几乎脱口而出的“他并非我的朋友”——这是他的第一反应,也是他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吧——以及他内心对自己的反问“为什么我只有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和哈桑玩耍?”,也许阿米尔的潜意识里哈桑就只是那个哈扎拉人,一个仆人的儿子。但是哈桑,却是真心地,无比真心地虔诚于阿米尔,“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为你,千千万万遍。”那张满月似的脸庞上,是对阿米尔最纯洁无私的爱。
后来,拉辛汗告诉他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时,阿米尔终是恍然大悟,爸爸那样多的行为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爸爸曾经是一名贼,偷走了他,他们,得知真相的权利。然而,却正因为这样的一个罪行,阿米尔的爸爸不断地忏悔着自我,不断地向穷苦人施出援手,想要用善行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而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所以,阿米尔出发了。如果不是他将哈桑和阿里赶出了家门,他们现在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还有对哈桑的种种捉弄,对那件令自己痛苦终生的事情的视而不见与哈桑为了自己不惜将弹弓对准阿塞夫的左眼的鲜明对比,阿米尔只身前往了危险的喀布尔,要将哈桑的最后一个遗孤,也就是他自己的小侄子,送去一个安全的地方,这大概也就是他最后能为哈桑所做的了,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与罪行,还有爸爸的。
可是,第一次见到索拉博,却也是与阿塞夫的久别重逢。他糟践了哈桑,现在还在继续玩弄他的儿子,这让我想起了在小时候他威胁阿米尔和哈桑时说过的“普什图人的阿富汗”,这样一个凶残而又偏激的人,这样一个人渣、反社会分子!
在领略了一番他不锈钢拳套的威力之后,阿米尔带走了索拉博,回到了美国。然而在喀布尔时期对于阿米尔的出尔反尔,索拉博变得沉默、不安,他将自己牢牢地封闭了起来。而在风筝——这也正是哈桑和阿米尔之间的导火索——中,索拉博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亮,嘴角微微地,微微地翘起。
“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阿米尔问。
“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说。
一切已经发生,终已成为了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寒冬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当第一缕春光透过阴冷的云层射向大地,我们,终会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