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戴也苹:读《追风筝的人》

每个人的童年,回想起来总有一种超脱于生活的奇异的感觉。如《小王子》中所说的:“星星,沙漠,花儿,是某种看不见的东西使它们那么美。”

童年是被阳光、灰尘、雾气和不断晃动的镜头模糊化、美好化的泛了黄的底片,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又并不仅仅是一张底片――童年所做的,预示着人未来的道路;童年所欠下的,罪恶与忏悔“会自己浮上来”。

读完《追风筝的人》时,时辰已经不早。窗外夜色漆黑如墨,湿冷的夜风蚀人骨肌,我闭上眼,脑海中70年代喀布尔的某一个初夏挥之不去――小山上阳光和煦,绿草如茵,山上的一棵石榴树上刻着“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那个长像如同中国木刻娃娃的一般的孩子,浑身的石榴汁如血般淌下,他又痛又惊,放声大哭。

多少片段令我的心灵为之颤粟,咬着发白的嘴唇,流不出的泪水刺得眼眶生疼。以年少人懦弱而卑劣的罪恶心性,使哈桑这样一个纯洁善良得找不出一丝杂质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以世界上邪恶污浊的政治风云,席卷并烧焦了一片本自由而勇敢的土地。

强烈的真实感使我的心情随着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主人公心境的变化而不断波动起伏着。我找不出这本书中究竟是有什么多么高超的语言技巧,竟可以使一个故事如此贴近人的本性,使人埋藏在灵魂深处的罪恶被感情的激流浮起,暴露在光下。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我们积累下的罪恶所带来的罪恶感,即使光阴荏苒世殊时异也不会减轻半分,反而越显残忍、痛苦。只有在最后一刻,主人公在阿塞夫的铁拳之下肉体几乎被完全摧毁,他那多年来一直存活在罪恶阴影之下的灵魂,终于得到救赎。

“我从不曾觉得高兴,从不曾觉得好受一些,根本就没有过。但我现在感觉到了。我体无完肤――我当时并不清楚有多糟糕,后来才知道――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我大笑。”

整本书的气氛在我看来都很压抑。童年,大概也是因为某种看不见的东西而变成了遥远而泛黄的底片,罪恶的痕迹狰狞其上;许多年后,当阿米尔承受了哈桑所承受的痛苦,奉献了哈桑所做出的奉献,那痕迹也不会消失――但看到它时也不用躲闪开懦弱的目光了。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是这么说的。而《追风筝的人》却让我懂得,这世上每一个人都将是罪犯也都将是赎罪者。不忘人性,不忘本心,坦然回望,勇敢面对。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